第98部分(第2/4 頁)
以去攻略李全。
只要李全能夠幫助自己,有三分之一的文官追隨,還有一群武將,加之自己殘餘的這點力量,拿下諸君之位綽綽有餘。
黎雋語氣涼涼道:“別想了,我無數次試圖拉攏他都以失敗告終,如今他有黎洛這個得寵又容易掌控的人選,會轉身幫你我?”
黎雋視線掃過二人,“所以,要麼全力以赴贏取一線機會,要麼就等黎洛登基再來追悔。”
“知道了四皇兄。”
三人就此散去,也不知各自在背後做了什麼舉動。
華元帝有意為之,瑾瑜的名字留到了最後,但是遭到其中兩個閣臣與三位尚書的極力阻攔。
理由就是資歷不足,當年周居和三十入內閣,頂著最年輕閣臣的名頭,是因為周居和十八歲就為官,整整十二年的資歷。
而瑾瑜從踏入仕途開始,為官年月才四年左右,怎麼可以力壓眾多為官二三十年的翰林學士?
瑾瑜畫了整個朝堂的關係圖,早就料到會是此等局面。
對於那兩個食古不化油鹽不進的守舊派閣臣,瑾瑜無可奈何,三位尚書也是因為各種關係不容易鬆口,以至雙方勢均力敵。
但是他手裡好像還有一張牌沒有打出去。
瑾瑜從書房找出一本冊子,翻看幾許,摘抄一頁折起放進信封,滴蠟密封起來,遞給身邊護衛。
“送到兵部尚書府上,確保尚書大人親手開啟。”
護衛接過信封,領命送往兵部尚書手中。
信送出去第二日,兵部尚書改口,支援瑾瑜升遷為內閣學士。
形式瞬間偏向瑾瑜,華元帝本就有心扶植黎洛,如今多了一人支援,順勢拍板定音,讓吏部出調任文書。
瑾瑜成為黎國開國以來最年輕的閣臣,年僅二十八歲,穿上大紅官服,被人尊稱一聲大學士。
黎雋怒不可遏,不顧皇子身份,前去質問兵部尚書,原本說得好好的,為何卻突然改口?
兵部尚書只是深深看了黎雋一眼,“四殿下,你好自為之。”
黎雋不明所以,“你說清楚。”
“臣言盡於此,日後與李大學士相關事宜,不要牽扯於臣。”
兵部尚書說完轉身離去,留下黎雋摸不著頭腦,只能猜測瑾瑜握住了兵部尚書的把柄。
黎雋猜的八九不離十,瑾瑜給兵部尚書的信,只是抄了陳君然從湘王那裡拿回來的冊子。
兵部尚書曾是湘王的人,湘王給了他不少好處,逐一記錄在冊子上。
當初瑾瑜默寫的冊子上沒有兵部尚書,因為柳鎮寧收得太快,瑾瑜還來不及看到兵部尚書的名字。
直到拿到原件,瑾瑜才知道漏了不少人。
瑾瑜只是把兵部尚書曾收下的東西列了個清單送過去,兵部尚書立刻懂得瑾瑜的意思。
除非兵部尚書想玉石俱焚,否則都會選擇沉默以對,被迫登上瑾瑜這條船。
瑾瑜猜兵部尚書不會捨得當下的生活,當初都能收下湘王給的好處,如今自然也能背叛黎雋。
事實證明,此舉有用,他真的入了內閣為臣。
家裡李老漢等人聽聞瑾瑜成為閣臣,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但聽上去很厲害的樣子。
不亦樂乎忙著招待來送禮的人,看旁人臉上羨慕的神色,心裡一股爽意油然而生。
黎洛對兵部尚書的改口十分好奇,趁著瑾瑜進宮給他講課,非要纏著瑾瑜告訴他到底是為何。
瑾瑜不得已,道:“殿下,這些都是因為統計資料和注意細節,很多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黎洛不疑有他,他見過瑾瑜的統計圖,平時不明顯的東西,列舉出來便清晰可見。
“老師,父皇會不會封我為太子?總覺得父皇把我當做儲君來培養,告訴我待日後老師的作用發揮到頂峰之後,就要慢慢著手壓制,全方位的壓制,不能讓老師像徐千章一樣。”
瑾瑜問道:“那殿下是怎麼回答的?”
“我乾脆的應下了。”說著,黎洛急忙解釋道:“我並非真的要過河拆橋,而是因為老師說過,父皇喜歡殺伐果決,不喜歡婦人之仁,我要讓父皇看到我的氣魄。”
瑾瑜撫掌,道:“做得好!這樣殿下離太子之位更近了一些。”
話雖如此,但黎雋依然是黎洛強勁的對手,因為黎雋同樣殺伐果決,而且背後的家族沒了,讓黎雋登基不用擔心外戚權勢過重。
至於黎洛,晟妃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