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4/4 頁)
玉碗盛來琥珀光,得題韻,五言八韻。
意思是以“玉碗盛來琥珀光”為題,要求壓題目的韻,也就是壓“光”韻,每句五個字,兩句為一偶,八個韻腳。
第60章 舊識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瑾瑜在詩詞鑑賞讀過這首詩,是前前朝詩人所作,玉碗盛來琥珀光,指的是美酒盛於碗中而泛出琥珀一般光暈,晶瑩迷人。
果然是比縣試難多了,縣試府試的題目,題意一目瞭然,就算沒有讀過原本的詩句也能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不至於無處下筆。
而這次鄉試的題目,只有一句玉碗盛來琥珀光,若沒讀過整首詩,單靠聯想,不一定能聯想到是描寫酒的詩句。
如此就只能按照題面意思著手寫詩,很容易偏離“酒”這一主題,哪怕文采出眾,也不能算正確答案。
瑾瑜將題目的字拆開放在紙上,尋思著怎麼湊一首貼合題意又押韻的試帖詩。
順便暗自祈禱,希望會試的試帖詩題目也是他讀過的詩。
想了兩個時辰,終於排出一首勉強還過得去的五言八韻賦得體,把它從草稿仔細謄抄在正捲上。
清露玉瓊漿,琥珀碗中央。
月來波光湧,齒頰盛暗香。
旱泥冰紋裂,只嘆夜闌長。
暢飲輕陶壇,振臂呼佳釀。
遠觀浮嵐動,飄渺城淺唱。
朦朧意漸失,不知過白藏。
寒涼侵心髓,把酒青霄朗。
挽樽嘲九重,聊發少年狂。
按照前生學語文的經驗,前四句描景,後四句寫意,整首詩意境低開高走,就算算不上佳作,也至少能保持中上等的位置。
待把題目做完,三日時間已過得差不多,等待收卷官前來收卷。
這三日,瑾瑜算是看明白了,關在號房內的考生,只要不作弊,其他所有動作考官都不管。
出場日收卷分三批,午前一批,午後一批,傍晚再一批,酉時前清場。
瑾瑜盼著自己是午前一批,他不想在這小破棚裡再待幾個時辰。
奈何天不遂人願,等來等去,聽外面有人聲喧譁,卻無人來收他卷子。
瑾瑜只得又在考棚裡對付了午飯,午後才有人來取鎖收卷。
取鎖的是一人,收卷的是另一人。
收卷官收了他的考卷,給他發一簽,與卷子和號房的數字相同。
收卷後便揮手示意瑾瑜可離開,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