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得已走到了他的身後。
顧城亦心頭雖有陰影,但依然蓋不住此時意氣風發,他從宮人手中拿過一盞九龍玲瓏琉璃燈,信步緩至顧城風的身前,抬首與那一雙桃花眸對視。
顧城亦其實不矮,但站在身形頎長挺撥的顧城風面前,還是足足低了半個頭。加上顧城風的容貌太過於逼近顧奕琛,每一回與顧城風面對面直視時,他總有一種面對掛在御書房龍椅後的顧奕琛冷眼睨視的感覺!
那眼神,好象在提示著他顧城亦不過是個竊國者!
所以,登基後,他極不願與顧城風站得如此近,總覺得氣勢上被顧城風壓了下去。
可今日不同,他彷彿感到此時的自已正踩在雲端之上,他深深一笑,眸光掃過顧城風晶涼如玉的肌膚,“顧城風,你知道這一役你從哪裡開始輸了麼?”
“願聞其詳!”顧城風依然如故地冷漠,彷彿一蹲碑石,無論是面對祈願者還是面對誅心者,一如既往地以俯瞰眾生之態對之,他並沒有加重或減輕一絲的聲量。
“哈哈哈哈哈……”顧城亦仰天大笑,驀然轉身,鬢邊的零星的幾縷烏飛隨飛亂舞,他一手負於腰後,以盛氣凌人之姿勢直指戴向榮手上的牌匾,“先帝丹書又能耐朕如何,時逾百年,誰主沉浮?是朕!這江山是朕手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挽月小築又豈能例外。”
顧城亦此語一出,終於坐實了他違背先祖皇帝的遺訓,襲擊挽月小築之實。
顧城風身後的眾臣此刻卻皆默然以對,此時,誰都知道正處在風雲變化之埠,稍有不慎,就可被捲入其中,死無全屍。
而顧城亦一派的大臣臉色顯得輕鬆多了,見帝王如此意氣風發,言辭直接挑釁先祖皇帝顧奕琛,而顧城風一派先皇正統此時卻無一人站出,個個臉上不禁現出得意之色。
顧城亦臉上的笑意漸斂,“朕派人襲擊挽月小築後,即刻派出林衛民執兵符去燕西調兵譴將,這一步,朕知道瞞不過你,因為你景王殿下的眼線和影衛早已遍佈燕京城外。就算林衛民能插翅飛出燕京城,但燕西的先鋒騎軍幾萬人馬開撥燕京,也無法瞞過你景王殿下!”
顧城亦說到此,語聲裡不禁透出得意之色,在他明顯處於劣勢時,卻被他強行逆反,他自認,就是顧奕琛再世,也未必能步步籌謀至此,這天下就應該屬於他!
“所以,朕故意視而不見你派人去接皇后,更任由你的人離間朕與林衛民的君臣情誼。目的就是讓你們以為計劃得懲,錯信林衛民將會對朕倒戈相向,這樣,燕西的幾萬騎兵才能在你們的默許下,如此順利到達燕京城外,最後——兵臨城下!”顧城亦臉上彷彿含著最後的勝利光輝,手指緩緩遙指三面環山,“燕西幾萬人馬就蜇伏在那,相信也逃不過你顧城風的眼睛!只是你顧城風不知道的是,林衛民至始自終不曾背叛於朕,從申時始,他已喬裝成黑衣人隱在了弓箭手之中!”
提到弓箭手,顧城亦臉上的意氣更盛,在景王的眼皮底下,能佈下三千個弓箭手,這一局,足可用刀尖上舔命來形容。
他倏地再次眸光逼向顧城風,新仇舊恨灌上心頭,烈烈仇恨蔓延至眼睛,他狠狠地盯著這個年輕的男子,屢屢將他的帝王尊嚴踩在足底下,也因此,朝野內外無一不認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竅國者,可今日,真不同了!
“顧城風呀顧城風,你聰明一世,卻不知道,敗在了最不該敗的地方!”顧城亦見顧城風沒有開口詢問的意思,他似乎對此沒有什麼好奇心,可他不想就此止住話題,這樣的計中之計,就算是百年後載入史冊,後人也要對他豎起一根讚賞的拇指!
他轉首看向不遠處的韓士棋,緩緩道,“蒼月國第一美人韓昭卿,朕相信,對此等窈窕淑女,除非是垂垂老矣,否則焉不想求之,朕——是求之不得,而景王顧城風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對此等才色雙全的蒼月仕家女子視而不見,卻懷抱大魏女子,千里迎回!此舉,如何不涼了晉安國公之心?”
顧城亦臉不紅心不跳地當眾表示對韓昭卿的愛美之心,其實只有他自已明白,美人於他是什麼,不過是杯中酒,心情好時飲一杯怡怡情,而他,恰恰是個不貪杯之人。
女人,於他只有兩種,有用和無用!
在他所有歡好過的女子中,慶安應是最聰明、最大膽的一個,可惜他是姚氏叛逆一族的後人,雖然慶安屢次在他面前聲稱,姚氏已沒落,但顧城亦總是相信,爛船還有三千釘,他不願去觸姚氏一族的底線。
而林皇后,應是最能忍的女子,她能在最關健的時候,沒有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