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的一致同意,並把許今朝即將發起的一個專案作為樣本。沒想到,竟拍下了這一幕。。。。。。
也算是蒼天有眼,否則劉鍛凱就能憑藉自己的權/力逍遙法外了。
這麼一說,很多人都聯想到劉鍛凱之前對考古沒有發現文物的解釋,現在看看那番說辭,真是用心險惡!
民眾都不傻,只是沒有往那方面想,現在他們知道了劉鍛凱的為人,再回過頭去想想他說的話,內裡的彎彎繞繞一下子就明白了。
實在是卑鄙!毀了文物不想著彌補認錯就算了,居然還想陷害許大師!幸好他們沒有掉進他的圈套。
這還僅僅是被民眾知道的一件事情而已,以往劉鍛凱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說罪不容誅也不過分。
趙勻青已經打定主意只保住劉鍛凱的性命,於是很快就對這件事做出了回應,以顯示聯盟做事的效率。
“對劉鍛凱所做之事,聯盟甚感痛心。有負聯盟期望,有負民眾信任,必須嚴懲不貸。然,劉鍛凱為文化研究立下汗馬功勞,雖功不抵過,但也可網開一面,經過司/法部商議,特撤銷劉鍛凱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一職,剝奪政/治權/利終生,並流放至南界邊境終生,所有私人財產充/公。”
在死/刑已經一百年沒有執行過的背景下,上述處罰看似很重,但也要看看對方究竟犯了什麼罪,劉鍛凱身為文化研究者品行不端,更是毀壞了一大批珍貴文物,這樣的罪行怎麼能如此草草了事?
許今朝等人比一般民眾看得更加清楚,如此懲罰完全是形式主義,有趙勻青的庇佑,劉鍛凱完全可以繼續逍遙下去。南界邊境不像北界毗鄰星際航道,時刻會有戰事發生,南界地處偏僻,人煙荒涼,將劉鍛凱流放到那裡簡直就是讓他在那兒當個土皇帝。
許今朝冷笑,想這樣平息民眾的怒火?趙勻青對自己也太有信心了吧。
的確,趙勻青對自己在民眾心中的地位十分了解,他說的話,不說人人聽從,但至少明確反對的人很少,大多都會仔細考慮一番。
趙勻青以為這次也會如此,但他低估了民眾對文化的重視,如果劉鍛凱僅僅是搶奪功勞甚至就算再殺幾個無關緊要的人,有這樣的懲罰加上趙勻青為他說話,民眾也許就不會再追究了。
可是,千不該萬不該,劉鍛凱竟然毀掉了文物,殺掉的那個人還是文化研究者,一個為文化獻身的研究者!這無疑是觸到了民眾的底線,不可能輕易就原諒他!
更何況,民眾中間還有很多的有識之士,早已發現了文化研究所裡的端倪,對劉鍛凱不做實事不滿已久,甚至對趙勻青也產生了一點懷疑。
在這群人的領導下,再加上了李言也找了很多人在推波助瀾,網路上的要求重新審判劉鍛凱的聲音越來越大。
第二天凌晨五點。金都廣場聚集了大量學生,拉著“重拾死/刑”“劉鍛凱必須處以死/刑”“還我文化!”等口號的橫幅在示/威遊/行。
有學生帶頭,其他的路人也紛紛加入遊/行行列,等到凌晨七點,遊/行隊伍已經壯大到上萬人,並且還有無數人聞風趕來,臨近中午,金都竟有三分之一的人加入到遊/行中,趙勻青的行政大樓前已是人山人海,吶喊聲如開水沸騰般。
主席辦公室內,趙勻青一臉陰沉,他已經收到不少的報告,其他的城市也有大量民眾在進行遊/行活動,遊/行的目的無非是要求聯盟重新審判劉鍛凱,按照他們的架勢,不判處死刑是不會罷休的。
趙勻青以為自己在民眾心中就是神,他說的話就是聖旨,沒想到現實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劉鍛凱躲在趙勻青辦公室內不敢出去,慼慼的問主席:“那些人是瘋了嗎?這下該怎麼辦?主席,你說過會保我的,我都是在為你做事啊。。。。。。”
劉鍛凱太過激動,連敬稱都忘了使用。
好在趙勻青現在也沒功夫在意這些,不耐煩的揮揮手打斷了劉鍛凱的哭訴,“我說過保就一定會保住你的命的,我就不信了,還有我趙勻青救不了的人。”
劉鍛凱這才稍稍放下心來,但還是一直轉來轉去,顯然還是有擔憂的。
辦公室內還有幾個人,都是趙勻青一黨並且身兼重職的官/員。
這時,司/法部部長張為上前,“主席,我有一個想法。”
趙勻青看他一眼,這人平時計謀有不少,往往還很靠譜,於是點點頭說道:“說。”
張為緩緩說道:“不如,我們就順從民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