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頁)
“混賬東西!老子供你們穿金戴銀,衣食無憂,你們就是這樣回報老子的?蕭家,蕭家是什麼人家,連莫國公見了都要避讓三分,你們竟然敢撞上去!是嫌日子過得太逍遙了是嗎?”陶偉才怒斥道。
陶致遠沉默的垂著眼眸沒說話。
這件事雖然不是他惹出來的,可是當日他沒有及時制止珠兒,讓守城門的人對那兩女一男刁難了,不讓他們進城門,也不知道最後他們是什麼時候才進的城門。那天一來是因為有祖母攔著不讓他出聲,二來他自己也覺得那個面色蒼白的病弱女子有些咄咄逼人了,性子太過剛硬,不見得是好事,所以想借此機會讓她吸取一點教訓的,誰知道……
陶致遠現在想起來很是後悔。
明明是自己家人錯了,可是他卻自欺欺人的把錯誤推到了別人身上,然後心安理得的看著家人用權勢身份壓人,現在才明白如果當時他出聲阻攔了,或許就不會有接下來的事了。
“爹,蕭驍說要到御史大夫那裡去告我們陶家一狀,這……”陶致遠眉心輕鎖,有些擔心蕭驍說的話,如果他真的去御史大夫那裡告了爹一狀,說他管家無方,縱容家裡人蠻橫霸道的欺負人,那爹估計會很麻煩,到時候蕭丞相在朝堂上再說那麼一兩句的話,那就糟糕了。
陶偉才顯然也是想到了這點,但是他心裡卻有著僥倖的心理,覺得那被母親和女兒刁難過的人即使是蕭家的客人,但應該也不會重要到讓蕭丞相在朝堂上為難自己吧?蕭丞相是丞相沒錯,可這也不代表他可以隨意而為,他難道要為了一個客人而冒險得罪自己官場上的同僚?
他官位不及丞相大,可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人不是嗎?至於今天的事就更不用放在心上了,鴻寶還只是一個孩子,蕭驍卻是一個二十歲的成人,一個成人和一個孩子計較,還鬧到御史大夫那裡去,最後是誰丟臉還說不定呢。
這麼一想,陶偉才又淡定了下來,說道:“致遠,這件事咱們先不急,別自亂了陣腳。或許是我們想太多了,蕭驍只是想嚇唬嚇唬我們而已,他們蕭家能為了這點小事鬧到朝堂上?如果他們真的這樣做,丟臉的只會是他們自己,又不是多大的事,還值得這樣針對我們陶家,難道我們陶家就是吃素的?”
陶致遠卻沒有他爹那麼樂觀了,他總覺得蕭家這次是來真的,那兩女一男的身份或許不是那麼的簡單。還有今天蕭家的馬車上似乎還有人,那個蹴鞠一看就知道是孩子玩的,蕭驍是大人了,肯定不會玩這個,那蕭家馬車上藏著的孩子到底是誰?沒聽說過蕭家有孩子啊。
也不怪陶致遠不知道,蕭家人一向不是高調的人,即使蕭老太爺已經把失散多年的女兒找了回來,可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任何的聲張,只等著過完年之後再在蕭府辦個熱熱鬧鬧的宴會,到時候再隆重的將自己的女兒介紹給大家認識。
所以蕭念蕁回蕭府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是知道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加上蕭家的人有心保護,就更加的沒人知道他們的訊息了。大人尚且如此,小寶就更不用說了,被嚴嚴密密的保護著,而且蕭驍還有自己的私心,這樣一來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小寶的存在,更別說是打聽到什麼訊息了。
陶夫人也說道:“是啊,致遠,你爹說得有道理,你啊,有時候就是想太多了。珠兒和鴻寶都還只是個孩子,他們蕭家人好意思跟兩個孩子計較嗎?說出去也不怕笑掉別人的大牙!”
陶夫人是一點也不覺得自己家裡人有錯的,又不是做了什麼天大的錯事,有什麼好緊張的,不就是一個蹴鞠嗎?就算讓給鴻寶又怎麼了?這個蕭驍還說是個了不起的人,怎麼如此的小氣?
想著想著陶夫人乾脆將錯都推到了蕭驍身上,覺得他太小題大作了,不就是一個蹴鞠嗎?他蕭府還差這麼一個蹴鞠啊,又不是鑲金鑲銀了,有什麼了不起的,小氣吧啦,難道這就是蕭府的教養了?絲毫不知道忍讓,跟一個小孩子計較,還要意思鬧到御史大夫哪裡去?呵,真是這樣最後丟臉的也是蕭丞相,蕭府,不是相公,不是他們陶府!
當然了,這些話陶夫人是不會說出口的,多多少少還忌諱著蕭府的名聲和地位,畢竟人家是大楚的丞相,她的相公只是光祿勳而已,跟丞相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陶致遠看到雙親的態度頓時感覺有些無力了。
就是因為爹孃這種態度家裡的人才越發的有恃無恐,在外面也越來越毫無顧忌了。爹雖然已經官拜光祿勳,但是在京城這個地方,官位比爹大的大有人在,先不說蕭府,光是國公,侯爺之類的就不在少數,跟這些世族大家相比,爹一個小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