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是一句話的事情,就能叫小小常在吃盡了苦頭。
昭貴妃一貫跋扈,連話都不跟小常在說一句,只跟桂花道:“把她架出去,聲音粗嘎,煩死人了。”
喬常在的婉轉哀求剎時卡在喉嚨之中,一句也吐不出來了。
“……往後也不準叫她來請安!”
被兩個壯碩的宮女架出去前,喬常在遠遠聽到這一句話,即使在這一刻她恨毒了紀菀,也不得不承認她便是不耐煩起來,惡語出口,也宛轉悠揚,餘音繞樑。
屋子裡清淨了,紀菀不耐的道:“再有攀親戚的、口裡姐姐妹妹的,都不準放進來。”
桂花姑姑與百合都跪下來,口裡稱“是”,半句不敢提這位喬常在是紀菀自己開口宣來的。前一秒還笑盈盈的說要見見表妹,下一秒人來了不和眼緣就要發脾氣,一大堆奴才跟著受拖累。
昭貴妃陰晴不定的性子,伺候的宮人都已經習慣了,好在她雖然嘴巴不饒人,動輒也罰人。可從不許外人欺負永和宮的宮人,極其護短的性子,倒叫她們一門心思的忠心伺候著。
紀菀是當過帝王的人,做一個小小的嬪妃簡直綽綽有餘,結合原主的記憶,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將朝廷局勢,宮內清醒摸得清清楚楚,也準備去見一見男主了。
男主小和子,女主笛秋。
是的,這一次的男主是個真太監。
男主小和子年幼便被雙親賣進宮中做了太監,他也是個有七竅玲瓏心的人物,打字不會認一個,吃了幾回虧,為人處世就練起來了,厲害得很。在宮裡蟄伏了許多年,一步一步攀上了皇帝身邊的總管大監汪瑾,成了他眾多幹兒子之一。本來小和子是應該作為下一任大監而被重點培養的,可是為了一個宮女連番做錯了事情。在宮裡頭,是容不得奴才出紕漏的。
而讓他心甘情願提著腦袋做事的宮女叫做笛秋,是青梅竹馬的同鄉,雖然他長到十一歲就被賣入了宮中,可還記得這個跟在他後面叫他哥哥的小姑娘。
一個太監,此生還能得一女子的崇拜愛慕,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小和子就陷進去了。
那是個特別天真無邪的女孩,在皇宮這樣的泥沼之中完全生活不下去,經歷了一幕一幕殘酷的現實之後,她痛苦不已,多次發瘋一樣想要逃離皇宮。即使是大監的乾兒子,宮內很說得上話的和子也無法兜住她因莽撞而闖出來的禍端。
兩人相協前行,經歷了一樁有一樁的宮廷傾軋,多次死裡逃生,女主也歷練得成熟老道,此時女主已經要臨近三十歲了。宮女三十歲就可以出宮,笛秋當然想要出宮,這是她的畢生願望,她為自己的‘男人’描繪著出宮之後美好的一切,三十四歲的和子於是同意了。
宮女可以出宮,可是太監是不可以的,他們要爛在宮裡頭。他本來是想著一邊在宮裡頭做事,一邊將笛秋安置在外邊,不時去看看她。因為小和子的一個新差事,她被貴人看上,想納做姬妾,小和子雖然解決了,但因笛秋的懼怕,還是決定徹底離開皇宮。
和子慣來是有辦法的,他幫著乾爹幹了件大事,得了乾爹的幫助得以出宮過平平凡凡的生活。
當時汪瑾跟他說:“太監是註定活在宮廷裡的人,就像是菜苗,皇宮就是我們的土壤。你離了就活不長!”
和子執意離去,故事完結在一年分離之後,他與笛秋相遇,兩人遠離京城,置辦了田地準備好好過日子。
一切都很好,可不到兩年小和子就自盡了。
這還是紀菀第一次遇到這種一言不合就自盡的男主角,人都有私心,她所遇到的任務物件也並不都是偉光正,例如宋子然,就善於拿情感做戲,讓自己牟利,可是私心也是為了能活得更好。
大概男人失了那東西,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有些問題。紀菀曾經接觸過在監獄關了三十來年的犯人,離開監獄之後適應不了監獄外的生活,嚴重者若小便沒有人吹哨允許,就出不來。其中,就有人選擇了自殺。
內宮裡頭,除了皇帝之外,男人都是太監,沒有誰例外,大家彷彿都是一樣。小和子見慣了裡頭的汙黑,有時也厭惡,恨不得遠遠逃開才好。當他爬得高了,也就滋潤了。
按照原著的描寫,一個無依無靠的小太監,一路踩著死人走到權利的巔峰,心理肯定是強大的。此人每一次用盡權謀之術護住小小宮女,與卑微處手段驚人,都叫紀菀也拍手稱妙。如果她做帝王那一世,有這樣一個臣子,她肯定能歡喜死,多麼稱心的一把快刀。
可是在這個世界中,她是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