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1/4 頁)
董博文在位置上坐下,端出茶具取水煮茶,
“主公身邊,當真是人才濟濟啊。”董博文感嘆了一聲,給李闕讓了一杯茶。
“是啊,是啊,”李闕興奮的道,“主公身邊,竟然有女子為官。還有那位周子溪大人,他的腿……”
董博文細品著手中的香茗:“由此當可看出主公當真是一位不拘一格用人才之人。”
他細細分析其晉國的朝中重臣:“如今在主公身邊,周大人負責政策法規的制定,張馥張大人擅於權謀和外交,另外聽說有一位肖瑾大人負責管理錢糧和稅務。還有個精於水利工建的崔佑魚崔司空。”
董博文慢慢放下手中茶盞:“也不知主公會不會讓我們追隨哪一位大人?”
李闕急忙道:“我喜歡那位張大人,他看起來特別親切,總是笑盈盈的。”
董博文搖了搖頭,心中想到,那位張大人可沒有表面上那般好相處。
“我卻是十分景仰周子溪大人,”董博文開口,“周大人雖身有殘疾,卻是一位不世之材,由他擬定的《晉律》和推行的考核百官的上計制度,我細細閱過,深感佩服。”
朝梧殿內,程千葉持著筆,在每一個名字後面細細備註。
“主公覺得此次大考是否有擇出堪用之才?”張馥問道。
“嗯,有不少有趣之人,”程千葉輕點著絹冊上的名字,“這個李闕,他精通算學,性格也忠厚,就分配給肖瑾好了。這個董博文嘛……”
張馥和周子溪同時開口:“董博文可否交由臣屬。”
程千葉笑了起來:“都很會看人嘛。這個董博文確實有點意思,我要自己留著他,就不給你們了。”
周子溪和張馥看見他們的主公開啟一直襬在桌上的檀木匣子,從中翻出了一顆天青石,意義不明的在桌面上滾了一滾。
金秋時節,晉王下令整改了晉國中樞官制。大封百官。
朝堂之中,原手握重權的太師、太保、太傅三公逐漸成為一種象徵榮譽的虛銜。
程千葉封張馥為丞相,金印紫綬,掌丞君王,都率百官,助理萬機。
周子溪為御史大夫,銀印青綬,監察百官,是為副相。
郎中令賀蘭晏之升任太尉,掌武事。
程鳳封衛尉,掌宮們衛屯兵。
肖瑾留任治慄內使,兼任太子太傅。
俞敦素,墨橋生,甘延壽等領軍將軍依軍功授爵。
追封賀蘭貞為勇毅侯,令其弟承其爵。
原九卿及中樞官員依舊留任或稍作調整。
同時頒佈了一套有明確標準和防止舞弊的官吏年終考核制度。
每年歲終,令百官備正其治,聽其政事,來確定應得的獎懲。
三歲為一大計,考核優秀的官員可以得到升遷,不稱職的官員,視情況留任,降職或是罷黜。
一時晉國朝堂氣象為之一新。
年輕新上任的官員們,朝氣蓬勃,以旺盛的精力為朝堂注入的一股新鮮的血脈。
老持穩重的朝臣們不甘在新秀們面前低下頭,也都摒棄了懶政的習俗,兢兢業業起來。
儘管也有不少守舊派發出反對的聲音。
但如今的主公程千葉手握軍權,麾下人才濟濟,風頭正勁,已經無人能掠其鋒芒。
只能眼睜睜看著她一步步的按照自己的意志推動著整個國家的變革。
隔年春季,
晉王以宋國刺客行刺為由,命大上造俞敦素領十萬兵馬出兵伐宋。
春季裡,萬物復甦,處處彰顯著新的生機。
周子溪坐著輪椅,行進在汴京街道的夯土路上。
雖然身為督查百官的御使大夫,公務十分繁忙,
但周子溪依舊喜歡抽出時間,走訪於市井裡巷之間。
透過民生百態,實際的瞭解一下新政推行過程中,出現的利弊之處,以便及時整改。
幾個孩童在路邊玩耍,一個男童嬉鬧之時不慎倒向了周子溪輪椅的附近。
周子溪的身後突然伸出一隻蒼白的手臂,一下狠狠的拽住了那男孩的胳膊,不容他靠近半步。
男孩的手臂吃痛,哇的一身痛哭了起來。
“周明。”周子溪喚了一聲。
周明盯著男孩打量了半晌,終於鬆了手,把那個男孩甩到了遠離周子溪的地上。
男孩看著胳膊上五個淤青的手指印,哇哇大哭著跑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