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趕緊下去接榜吧。”看到劉坤猛地站起來,身邊的同窗還嚇了一大跳,不過他把這歸結於是因為太高興了,就出言提醒道。畢竟這是鄉試過了就是舉人,而且在才子雲集的江南能霸道第二名,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這也是這房間裡大多數人的想法,所以看見劉坤都笑著祝賀他。
劉坤卻沒說話,只是扯了扯嘴角勉強笑了笑,所以說鄉試除了能得解元,其他根本就沒差啊。但是就是再不情願,劉坤還是得下樓去迎給他報喜的衙役,給賞本身就是約定俗成的禮節,就是本人不在,也要提前安排好人的。
就在劉坤走到樓下的時候,那邊已經在報解元郎的名字了。
“本次鄉試的第一名,顧啟珪”,“第一名,顧啟珪”,“第一名,顧啟珪”
聽到這個名字,劉坤腳下一頓,又是那個小少爺,憑什麼他就能輕易得到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東西,拳頭攥了攥,劉坤笑著把送榜的衙役迎了進來,說著客氣話。
顧啟珪這邊自然也是欣喜,在和二皇子沐灃和自家二堂哥說了兩句之後,才下了樓,正好與上樓的劉坤碰到,起碼是見過面,兩人就笑著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顧啟珪一下樓,眾人就圍了過來,看著新鮮出爐的解元郎,大家都是祝福著的,顧啟珪都是笑著答應,顧擎和磨石宇盡責的跟在他身邊。
和顧啟珪擦肩而過的劉坤卻沒有走遠,他回頭看看被簇擁在人群中的顧啟珪,眼神暗了暗,卻什麼也沒說就上了樓。
顧啟珪是解元郎的訊息,自然是奔向各地,京中,安慶都得通知到。
放榜之後,過個五六日才是鹿鳴宴,之前的考試雖然也有宴席,但顧啟珪都因為各種原因缺席,這倒是第一次去參加,還存在些好奇。
京城
比起金陵,這裡的鄉試放榜可就平常了許多,比起往年也是冷清,主要是最近朝堂的精力能拿出來放在鄉試上的很少,現在整個朝堂都在盯著江南鹽鐵的事情,主要是十幾年前發生的江南鹽鐵案實在太過於匪夷所思,大家都很重視。
出身江南世家的朱大人親自向聖上遞交了朱老爺子的奏摺,說朱氏一族掌管江南鹽鐵數年,但是因為家中嗣子受人矇蔽,做了錯事,雖然在造成難以挽回的結果前被眾人制止。但是,作為臣子和大齊的百姓深感愧對皇恩浩蕩,請求聖上收回鹽鐵專賣權力。總之,這是因為今上深感兩難,所以想聽聽滿朝文武的意見,才公佈出來的奏摺內容。
至於這個所謂的‘錯事’,沐邱也沒有隱瞞,和外族勾結染指鐵礦。
江南工商業發達,大齊朝與周邊國家通商也是常事,但是這並不代表鐵礦就可以。沐邱剛開始表現得惱怒非常,但是在看了朱老爺子的奏摺後,沉默了許久,很久都沒有表明態度。這事情事關重大,沐邱直接就把此事搬到了朝堂,詢問滿朝文武的意見。
於是,新銳官員與世家貴族開始了激烈的辯論,貴族這邊當然是埋怨朱家操作此事的隨意,竟然想把江南這塊肥肉交給當今聖上,實在是令世家們不能忍受,畢竟一句‘家中嗣子做了大錯事’朱家就這樣選擇了急流勇退,各族世家當然是各種猜測,他們甚至覺得肯定是聖上許給了朱家什麼條件。但是在明面上他們還是主張聖上能答應的,畢竟各世家一損俱損,所以他們只能請求皇帝再在江南擇一大家族交付鹽鐵權力。
不過,這也不容易就是了,朱家家大業大,朱家一族的聲望也有,這些年不管是哪裡賑災,都能看到朱府的救濟銀兩和派粥隊伍。
當然,另一邊新銳派也是不領情,他們覺得這朱家竟然動了江南鐵礦,實在是膽大包天,這樣大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原諒,再說這是絆倒江南世家的一個契機,他們當然不願意錯過。所以他們主張徹查此事,不管怎樣都要給所有人一個交代。
總之就是整個朝堂吵作一團,沐邱只管每日坐在龍椅上頭聽他們在下面說的不可開交。最後沒辦法,沐邱就拉了顧國安出來,這個老狐狸,從事情發生到現在,一句話都沒說,當自己看戲呢,
“臣以為朱家嫡長孫已經身亡,也算是受到懲罰了。不過既然動了鐵礦就是沒有釀成什麼大錯,也是不可原諒的。臣覺得此事之中或許還有內幕,不如就徹查如何。既然朱氏長孫都因為最後這個大錯事失去了性命才沒讓對方得手,怕是還有同謀,如此禍害尚且苟活,實在是大齊之害,徹查也好,起碼朱氏一族長孫死的算是值了。”顧國安說的鄭重,三句兩句就把朱仕瑾的畏罪死亡拔高了不是一星半點,就是站在他前頭的陳恪在心裡也是撇了撇嘴,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