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啊……是的,確實是在今天。”貉是沒料到沐澈問這個的。
“這樣啊,”沐澈摸摸下巴,就是不知道,那個少年會考出怎樣一個名次,作為現在的顧家,太過出風頭可是不好。就父皇那個性子,面上和和氣氣,內心卻對極為忌憚他親手提拔上來的這位閣老的。
“傳信去安慶,一切都要以沐灃的身體為重,就讓他安靜的待在江南就行了,要是發現他接觸什麼事兒,處理什麼事,都要立刻稟報我。告訴他們,我要的是沐灃能夠安全的活著,我可不比沐灃,不像他那麼仁慈,我非常不喜歡有人陽奉陰違。這個你們應該都清楚吧?”警告的話語,被沐澈用慵懶的聲音說出來,帶著不一樣的警告意蘊。
“是,屬下明白。”貉答道。果然還是沒有過去,貉在心裡想到,當日他枉顧主子的吩咐,聽從二皇子的命令回京,就已經想到這個結果了。
沐澈還是像沒有骨頭似的整個縮在太師椅上。
第78章 開考
因為今日是縣試中的第一場考試,是為正場,也是這場縣試中最重要的一場,主要考經義和墨義。所謂經義,是指縣試是以儒學經典‘四書五經’中的文句為題,由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所謂墨義,是指答卷的形式,與‘口義’相對,科舉考試時眾考生筆答經義。
顧啟珪反覆看著這一次的縣試考題,依照之前他看過的考題來講,這一次他拿到的考題有些普通了,過於簡單。這種題目對於基礎不好的童子有好處,因為就算是再不擅長。這種題目是大家都會答一些,但是要想比別人出彩就很難。
對於顧啟珪來講,本次縣試,確切的說應該是他整個科舉之路,都不求成績頂上,位列中等是最好的了,所以對他來講怎麼把握這個度,就是最大的挑戰了。
不過怎麼說呢,這些都不是絕對的,他也得打起精神來才好。不然,他把自己放得太鬆,要是自己一不小心真的直接被淘汰了,那才真的就變成一個笑話了。
不過,話說回來,在顧啟珪看來,這次的縣試題目是有些偏的,不過想想縣試只是基礎測試一個童子的入仕的條件,包括行文流暢,字形書法才是考察的重點。這樣一想,顧啟珪也就釋然了。
此次縣試四書文的第一道試題,是探討君子之道的。選自《論語·子張》中的一句話,“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意為:士遇見危險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居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此次縣試四書文的第二道試題,是選自《大學》的一句話“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大致意思就是:生產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
對於第二道題目,顧啟珪倒是沒想到今年縣試,命題者會選這樣一句話的,在他看來,後一句話才更有考的價值啊,就是“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意為: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有國庫裡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
在顧啟珪看來,後一句話,不是更符合上位者的意圖嗎。不過,也沒什麼要較真的,反正經義又不是隻解釋這一句話。不過對於這種在兩千年前的現在提出來的小康大同的政治思想,顧啟珪還是頂佩服的。
此次縣試的第三道試題是為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題目為:詠四季變換,嘆時光飛逝,勸惜時奮進,這個題目算是三個題目中最中規中矩的了。
顧啟珪立足考卷全域性,大致明白了此次試卷的情況,心中有了大致的譜系,接下來答卷做文章就簡單多了。
首先當然要先完成兩篇經義,這立足於四書的兩篇文章,最是能檢驗一個人的文才涵養,也是縣試乃至整個科舉考試都極為看重的素養。
顧啟珪調動調動自己腦中的知識,構思著整個文章的框架。在素紙上簡單的記下自己將要寫下的論點論據,論就是各個點,當然要有各種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論點。
顧啟珪自從入學國子監,就開始學著經義寫作,這幾年來對這種文體已經掌握的越來越熟練,就是國子監的夫子對他的文章也是讚不絕口的,所以他並沒有覺得這文章有何難,不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