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微微一笑:“但我知道皇阿瑪胸懷寬廣,不會默守陳規。”
康熙也跟著笑起來; 氣氛為之一輕,烏拉那拉氏這個兒媳,他很滿意,也素來在他跟前有臉面,說出來的話有條有理; 他也願意多聽聽。
衛有期自信一笑,根據整理出來的資訊道:“西洋在目前來看,確實不足為懼; 雖然有些小發展; 但比起大清來; 猶如兒戲。”
“但一個新興的、蓬勃發展的國家; 我們是不能忽視的。”
“一百年前,我朝先祖愛新覺羅·□□哈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以其祖、其父之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
“而如今,我們的版圖翻了幾十倍,北到蒙古及西伯利亞,南到灣仔碼頭等如繁星一樣的島嶼,東臨海,西至蔥嶺、巴爾喀什湖地多區。”
“沒有人知道,西洋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大清,我們有必要去了解他,學習他。”
“再惡劣的民族,也有他的閃光點。”
衛有期侃侃而談,非常自信,老祖以前麾下的版圖無邊無沿,御劍飛行也得半年。
對這些都是信手拈來。
康熙沉默,他是一個謙虛的人,獲得的成就不會讓他膨脹,卻讓他有些輕視別人。
是啊,先祖所在的地方,只是小小的一個角落,甚至身份也很尷尬,可是如今呢?
百年,二百年後的事情誰敢想?
這些跟康熙表達完以後,衛有期灑脫一笑道:“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總是沒錯的,我相信以後,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會更近,弱國無外交,殷切的盼望我國強橫。”
康熙轉動著手上的扳指,無奈的笑了:“你這是給我出了大難題。”
衛有期抿唇輕笑,恢復嬌小柔弱的姿態。
康熙:……
你變臉這麼快,朕有些害怕。
胤禛立到邊上旁聽,對衛有期的話語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她總能給他驚喜。
他是一個很重規矩的人,這一番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看向比他還要開明的康熙,有些懷疑自己的剋制到底值當不值當。
衛有期不知道自己給胤禛的三觀帶來了顛覆,回去的時候笑眯眯的,心情很好。
胤禛神情柔和,牽著她的手,一道晃回了東四所。
他好像有些明白福晉的想法了,也知道皇阿瑪為什麼對她這麼包容。
她願意為百姓、為國家做些實事,卻不從濫權開始,讓人沒有威脅感的同時,也願意傾聽她的想法,去考慮實施的可能性。
緩緩圖之,事緩則圓。
慢一點,再慢一點。
堅定了信念以後,胤禛精神面貌頓時變得不同,抖擻萬分,雄赳赳氣昂昂的奮鬥去了。
望著他的背影,衛有期摸著肚子輕笑。
明日就是臘八,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少,都得她提前備好。
宮中有頭有臉的,都盼望能在她這裡領一碗臘八粥,好吃就不說了,萬一能沾點她的福氣呢。
因此早先見面的時候,話裡話外就說了,要她提前準備好,到時候要來蹭的。
不過一碗臘八粥,衛有期樂的做這個好人,又不用她動手,就在最後出鍋的時候攪兩下就成。
小廚房是真的小,只夠一家幾個用的,若是大排場煮粥就不能夠了。
索性在院子裡支了棚子,一溜架起八張大鍋,裡面是粘稠的粥水,咕嘟咕嘟的冒著泡,清甜的粥香四溢,惹得董鄂氏在隔壁院子裡喊。
“做好了給我盛一盆子來,饞死我了。”
香,真的香,最平凡的粥水也變得不平凡起來,惹得人口腔中分泌出津液,恨不得立馬就來上一碗香噴噴熱乎乎的臘八粥。
各宮的小太監拎著火爐子排隊,長長的隊伍綿延到頭所,宮中主位一人一盆子,隨心賞人,這也得按份例來,再就是衛有期額外送。
這就很得臉了,值得跟左鄰右舍的顯擺一番。
康熙本來在御書房看書呢,只是飄香的粥味直往鼻子裡鑽,讓人坐臥不寧。
御書房跟東四所一前一後,捱得近,就更加難熬。
索性披上大氅,招呼上樑九功,跟他一起去了東四所。
皇帝蒞臨現場,又是一番忙亂。
康熙和顏悅色的跟大家打招呼,對迎出來的衛有期道:“你這一雙巧手真是妙了,煮粥也比旁人香著,快給我盛一碗。”
衛有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