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頁)
顧雲浩此刻已經顧不得為今科的名次而歡喜,他現在滿心只想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見著季航等人出列,顧雲浩也壓住心中的激動,自貢士之中站了出來。
一行十一人,隨著鴻臚寺官員和那小黃門的指引下,步入了象徵整個華朝權力中心的太和殿!
“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隨著眾人下拜,顧雲浩能感受到這殿內肅然的氣氛。
“眾卿起身。”元化帝的聲音聽不出來喜怒,只淡聲說了一句。
“謝吾皇。”站起身來,顧雲浩他們這些新科貢士們亦是恭敬的垂首而立。
此刻,殿內亦是站滿了文武官員。
一般來說,皇帝上朝之日,基本上是僅僅現下這太和殿內的官員需要前來的。
而殿外御階之下的文武百官,也只是大朝會或是每逢祭祀、冊封等大事,方才需要站班。
殿內的這些官員,人數雖然不及外面的人多,但都是不可小覷的。
能有資格在這太和殿內站班的,那都是六部、五寺、都察院等中央機構正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員。
“季航。”
隨著元化帝的聲音響起,季航連忙再次跪拜:“學生季航,拜見吾皇。”
因著他們參加了殿試,算是天子門生,加上又未曾授官,便以‘學生’自稱。
“朕記得你在殿試時的文章極好,可是不知詩才如何?”元化帝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欣賞之意。
不過這也難怪,季航原本就曾是元化帝幼年時候的伴讀,兩人亦是私交頗深,此刻元化帝看重季航,實在乃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學生惶恐,敢請陛下出題。”季航應道。
“那便以‘家國’為題吧,也不必限韻了,你且作來試試。”想了想,元化帝說道。
這其實就給了很大的發揮空間,算是元化帝故意給這麼一個機會,讓季航露面出彩。
真是皇恩浩蕩啊……
不僅連隨行進來的貢士們羨慕不已,就連這大殿之內的一些官員們,也看著有些眼紅。
不過沒辦法,誰讓人家乃是季家的嫡系,又在陛下龍潛之時,便有了交情呢?
季航自然明白元化帝的意思,當下便作詩一首,自然引得眾人含笑稱讚。
這裡,元化帝亦是滿意地點點頭,又簡單地詢問了梁明、王金川等人幾個問題,便開口喚道:“顧雲浩。”
聽見皇帝點到自己的名字,顧雲浩忙俯身拜了下去:“學生顧雲浩,參加陛下。”
“起身。”元化帝吩咐了一聲,便又語氣凝重地道:“你殿試的文章,朕已然看過,只是你雖然字字誠摯務實,但尚有許多為言明之處,可是尚未訴明心中所思?”
聽聞這話,顧雲浩心中一緊。
他萬沒想到元化帝會看得這般通透。
說實在的,即便他當時為了一搏,將自己關於新政的想法寫到了殿試的文章之中,但卻仍有未盡之言。
畢竟即便是不懼落到同進士之中,但他也還是有所保留,不敢作死。
要知道殿試的文章絕對是保密不了的,若是他將心中所思所想盡書紙上,只怕會引來軒然大波,到時候的後果,卻是難以估量。
因而,他雖然在文中提及新政,但也只是說了個大概的方略,並未深談。
只是不想這元化帝竟然如此聰明通透,一眼看出了其中的究竟。
第122章 第122章:奪魁
“聖上明鑑; 學生自是不敢。”
顧雲浩忙穩住自己的心神; 語氣平緩地回道:“學生出身寒微; 雖是有報國之願,但見識淺薄; 思慮不全; 殿試之文; 已是學生肺腑之言,並不敢有藏掖之事。”
在如此場合; 他自然是矢口否認的。
笑話; 即便當初的齊王乃是一個頗有胸襟之人,但現在他已經是華朝的皇帝。
堂堂帝王之尊,他的所思所想,自然是跟當初為皇子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若是被元化帝看出他仍有未盡之言,說不定便會因此惱怒呢。
畢竟不管是哪一位帝王; 都不願下臣在自己面前藏著掖著; 故作高深。
而且,很明顯這元化帝若是真有心思新政; 那有的事情,自然自己雖然可以提議; 但內裡之事; 還是須得上位者自己考量才對。
顧雲浩兩世為人; 特別在這一世; 跟隨在老師江程雲的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