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所謂聖心難測,想來便是如此吧。”
聞言,餘鑫也只得嘆息一聲,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罷了,此事不必再提,只是你且要注意,如今稅制改革基本就要塵埃落定,陛下多半是還另有旁的心思,如今我在戶部,自然是身在其中的,而你季航學兄更是不用說,季家已經將整個家族都押在了新政一事上。”
想到這些日子朝局中平靜得似乎有些不像話,顧雲浩便建議學弟要謹慎一些,道:“眼下朝中新政派這邊,已經有我與你季學兄,你現在入朝,還是應當穩妥些才好。”
即便自己是個實打實的新政派,將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新政之上,但顧雲浩卻並不願就此將自己的學弟拉下水來。
若果真元化帝還有旁的心思,那麼守舊派反撲的話,指不定他們這些新政的官員都會受到影響。
對於他自己跟季航,顧雲浩心中是有底的。
畢竟當初與師祖孫惟德商議過後,他與師祖兩人,便互相乃是對方的退路。
而季航,季家勢力盤踞華朝多年,根深葉茂,並非是那麼容易便倒下的,只要季家不倒,季航便沒有什麼危險。
更何況,不論是他顧雲浩,還是季航,多少都是在元化帝面前掛的上號的。
但餘鑫卻是不同,餘鑫家中雖然比當初顧雲浩他們家要富足一些,但也不過是尋常人家,沒有季家那般的權勢。餘鑫本人,也不似顧雲浩入朝之時有那樣的機會。
因此,若餘鑫還以新政派的身份入朝,說不定還沒來得及在元化帝跟前露臉,便被一眾勳貴世家們所嫉恨,指不定在什麼時候就成了政斗的炮灰。
但若是餘鑫入朝之時,身上並未貼上什麼新政派、守舊派或是任何黨派的標籤,那麼入朝之後,能選擇的路便更寬廣。
假使新政之事推行順利,新政派中有他跟季航這兩個人,自然能在合適的時候拉餘鑫入夥。
但若是守舊派得勢,餘鑫也可以因著沒摻和這些事,而保全自身。
“學兄,我也是想要與你們一起為新政做些事情。”
餘鑫對顧雲浩跟季航都推崇的緊,自然是想要效仿兩位學兄,故而還是分說道:“學兄,我不怕的。”
“這個並不是怕或是不怕的事。”
顧雲浩搖了搖頭,說道:“能規避的危機,咱們自然是要盡力規避,再則來說,如今士子幾乎都想著要迎合皇上的心思,多半借會在殿試之事作文章支援新政,如此一來,說不定你的文章也未必能脫穎而出。”
“科考場上的文章,特別是殿試之時的文章,想要拔得頭籌,自然是要別具一格。”
說到這裡,顧雲浩不由輕輕一笑,說道:“須知在試卷呈交御案之前,還有數名閱卷官閱看。”
不錯,即便是現在元化帝決意新政,禮部的袁振也是盡力想要透過科考為元化帝選拔一些能從事新政的人才。
但元化帝即位不久,不論是禮部還是鴻臚寺、內閣、翰林院,都並不是完全在元化帝的掌控之下。
故此,科考的閱卷官們,肯定並非都是袁振的人,說不得便有些閱卷官乃是站在守舊派的那一方。
在這樣的形勢下,面對那些士子們都歌頌讚揚新政,突然冒出一個士子並未那麼急切地想要投身新政,那這篇文章自然是很容易贏得那些閱卷官們的喜歡。
而且加上餘鑫乃是會試的亞魁,又有著閱卷官們的極力推薦,元化帝就是看著守舊派們的面子,也不會將餘鑫的名次壓低了。
餘鑫乃是一個聰明人,稍微一轉念頭,便猜到了顧雲浩的用意,當下更是佩服不已,忍不住拍掌喝彩:“學兄果真是厲害,幾年沒見,竟然是這般老奸巨猾了。”
“瞎說什麼呢。”
對於餘鑫這個學弟可以亂用成語的打趣,顧雲浩不由無奈一笑:“小鑫,今次的殿試,你且要好生拿捏住分寸才行。”
“恩,學兄放心。”聞言,餘鑫一臉慎重地點了點頭。
看著面前青蔥一般的少年,顧雲浩心中升出絲絲暖意,卻又忍不住嘆息一聲。
“小鑫,你務必的保全自身,眼下雖然徐景已經倒了,但我與你季學兄都捲入了新政之中,若是出了什麼事,便要靠著你,才能重開陵江書院了。”
聽了這話,餘鑫不由眼睛一潤,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默默不言。
第176章 第176章:放榜
顧雲浩乃是從五品的官員; 大朝會時須得在太和殿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