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4/4 頁)
笑。
“東翁,這……”
董睿亦是看到了這份呈報,當下便惋惜道:“陵江書院,唉,實在是可惜了。”
看了他一眼,江程雲知曉董睿心中所想,便道:“倒是還算有些心氣,若能一直如此用功下去,今後朝中必有我淮安官員們的一角之地。”
聞言,董睿心中一驚,他只顧著惋惜,竟然都忘了這一層。
這些學子本就天資不錯,又如此刻苦,想來今後能考上舉人、取中進士的機會也很大。
要知道在朝為官,人脈關係乃是極為重要的,一般來說,同科之間都會攀上一點關係,更何況是同窗、同鄉了。
出於同鄉的官員們,大多都會彼此相助,互相關照兩分,更有那些自成一黨的。
比如當朝江浙一帶的官員們,便是大多都是互相提攜,在朝中也聚力同聲。
“東翁所言甚是。”
想通了這一層之後,董睿甘心拜服地道。
果然不愧是孫惟德的弟子,居然能看的如此長遠。
“東翁何以如此確信,這些學子們會這般刻苦下去?”
想了想,董睿還是忍不住問道。
“陵江書院已經沒了,而他們,便是現在陵江書院的脊樑……”
說到這裡,江程雲輕輕一嘆,不再言語。
見狀,董睿也自然不再多問,只略待了一會,便告辭而出。
他並不知曉,今日江程雲所言,在三十年後,果然成了真。
當年陵江書院的這七十三名學生,在今後的三十年之中,便有二十五人取中進士,另有四十一名考中舉人。
不僅如此,這些學子入朝之後,更是守望相助,活躍於六部及華朝各地,當時甚至有人戲稱之為‘陵江黨’。
……
除夕早已過了,顧雲浩在家匆匆過了個生日,便正式成為了一個十七歲的少年。
春初時分,大地一片復甦之態。
褪去了厚重的冬衣,人也覺得輕鬆不少。
府學每十日休假一日,每兩月又休假五日。
因著一日難以往返回臨川,顧雲浩一般都是待到兩個月才回家一趟。
這天,又到了休假的日子,顧雲浩在自己的寢舍裡整理書籍。
“雲浩,咱們明天去郊外騎馬如何?”
隨著一個聲音響起,季航一臉笑意地走了進來。
不錯,自書院被封之後,季航也是到了府學讀書。
原本以他家裡的意思,是準備送他到廣源書院,只是季航不願,幾番爭論之下,也是隨了他。
要知道廣源書院在他們淮江流域一帶,絕對是最有名氣的,甚至連陵江書院都仍有不及,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