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帝已經逐步掌控了朝局; 又突然傳召顧雲浩回京; 且好死不死的還是去擔任戶部左侍郎。
這分明是又要開始新政啊!
不少人都由此推斷出來元化帝的心思,瞬間朝中眾人都是議論紛紛。
有那些眼紅羨慕顧雲浩好運氣,不僅能得到右相孫惟德賞識; 又能被元化帝重要的。
有察覺到顧雲浩今後前景不錯; 開始想要提前投入賬下效力的。
更有那些不滿新政; 開始惴惴不安的。
……
但無論什麼態度,顧雲浩回京之後; 瞬間成為了京中的風雲人物。
要知道他現在也才三十出頭,卻已經擔任了正三品的戶部左侍郎,又乃是孫惟德一黨的重要人物,眼下元化帝似乎更有意讓其準備新政之事,若無意外,今後勢必平步青雲; 入閣拜相亦是不在話下。
對於顧雲浩而言,他卻是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注這些的。
自從猜到元化帝身體不大好之後,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戶部; 竭力準備新政事宜。
即便是杜允文等一夥守舊派屢屢發難; 他卻也是充耳不聞; 全然不在乎的樣子。
畢竟眼下元化帝已經將軍隊那邊盡數掌控在手裡,此外民意為邸報所控制,而餘鑫又是邸報的負責人。
就連最有威脅的平王跟蜀王,此刻也是被拘禁在皇陵去為先帝守陵。
眼下的勳貴守舊派們,已經是被拔了牙的老虎,只得虛張聲勢,他是懶得費功夫與其相爭。
只是杜允文等人最近卻是憋悶不已。
先是向顧雲浩發難,不想元化帝處處迴護此人,所有他們相盡理由彈劾的奏摺送上去之後,全似如同石投大海一般,元化帝卻是直接擱置一旁,全部留中不發。
而顧雲浩本人,也如同一個彌勒佛一般,端立朝堂,絲毫不見動怒,只聽著他們彈劾就是。
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實在是讓他暗恨不已。
這兩日更好,不僅是顧雲浩充耳不聞,元化帝裝聾作啞,就是連孫惟德那個老禍害都出來攪局。
竟然來個以牙還牙,不論是誰,只要彈劾顧雲浩,隔日都必遭都察院彈劾。
雖然這裡面的事情有真有假,但實在是噁心人啊。
七月中旬,朝中不少官員都收到了一個帖子,邀其於月底至顧家觀禮。
看著這個帖子,官員們,特別是右相一派的官員們都是紛紛揣度其背後的用意。
無他,只是因著這個帖子邀他們所觀的禮,卻正是右相孫惟德重孫孫海帆拜顧雲浩為業師的拜師禮。
論理來說,雖然這個時代看重師徒之情,其中最為重要的乃是業師,讀書人拜下一位業師,都是要頗為隆重的舉行一個拜師禮。
只是卻還是遠遠達不到要這樣大邀群臣觀禮的程度。
當然,這次拜師禮的兩個主角,顧雲浩跟孫海帆,那都是身份極為特殊的。
一個是右相一派當前最為出眾的弟子,亦是孫惟德最為看重之人。
一個乃是孫惟德唯一的重孫,孫家未來的掌舵人。
這樣的組合,即便是並不那麼重要的拜師禮,也是讓京中的官員們重視起來。
思維遲緩一些的官員則是把其當成一個討好右相跟顧雲浩機會,開始思量著當日能怎樣引得顧雲浩跟孫惟德二人關注。
至於那些心思活絡的,則更是看出來這場拜師禮的背後之意。
這分明就是將顧家跟孫家緊緊的牽連在一起的一種手段罷了。
右相孫惟德一向看重顧雲浩,眼下孫家後繼無人,孫惟德便直接大力扶植顧雲浩,而這場拜師禮之後,孫海帆又將成為顧雲浩的弟子,待顧雲浩走上高位之後,將又會返回來回護孫海帆。
右相是藉著這一場拜師禮,在暗示整個華朝官場,他已經選定了顧雲浩接手右相一黨,成為他孫惟德的接班人。
只怕在此拜師禮之後,孫惟德便要開始著手將手中的權柄慢慢地轉遞給顧雲浩了。
一想到這裡,官員們更是眼紅不已。
眼看著顧雲浩方才三十出頭,就已經身居正三品侍郎之位,看著今次回京的架勢,顯然還是很得元化帝看重,稱得上是簡在帝心之人。
現在更好了,權傾朝野的右相孫惟德,更是直接要讓其接班。
只是眼紅雖是眼紅,但都不是傻子,當下朝中官員們眼見顧雲浩前途似錦,都是急急想法子能投身在顧雲浩門下效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