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頁)
他怎麼就忘了這一茬了。
要知道稅制改革首先就是損及的這些世家大族們的利益,一如那些功勳世家們,大多都是經營多年,兼併土地不少,杜允文跟徐景那左相一派因著當初的平王之故,早就跟那些功勳士族們勾連不清,現在即便是新帝登基,但左相一派顯然也是不會擁護新政的。
元化帝心中本就記著當初奪嫡之事,現在考慮到杜允文一派跟那些守舊大族們的關係,又怎麼會提拔徐景擔任戶部尚書呢?
看來他果然還是太嫩了,一遇到徐景的事,便容易失去冷靜。
還是師祖看的通透。
“弟子一時想岔了,多謝師祖提點,只是也不知何人能主政戶部……”知道了徐景不會因著新政之事起復,顧雲浩鬆了口氣,但想到戶部之事,卻還是嘆息一聲。
作為第一個提及新政之人,他自然最是期盼著此事,因而即便知道戶部之事容不得他多想,卻也忍不住多關注幾分。
“此事嘛……想必聖上心中已有人選了。”
聞言,孫惟德卻只是捻鬚一笑,輕飄飄地說了一句,而後又道:“老夫今日叫了你來,是問你一事。”
“但請師祖明言。”顧雲浩忙收回了心思,恭敬地道。
“好似你今年剛巧二十,可在家鄉行過冠禮?”
孫惟德問道。
聽了這話,顧雲浩微微一怔,他萬沒想到師祖如此急著找自己前來,卻是說冠禮一事。
本朝男子年滿二十歲,便要舉行冠禮,由宗族長輩或是師長主持加冠並賜字。
但具體來說,這卻是那些世家大族方才真的講究這個,一般尋常百姓之家,是不太重視此事的。
甚至對於貧苦些的人家,飯都尚且吃不飽,大字都不認識兩個,哪裡還有心思說什麼冠禮。
就是一些尋常人家的讀書人,到了二十歲,一般就是由師長賜個字就罷了,也是很少正式去行冠禮的。
顧雲浩顯然是屬於後者,他從未將什麼冠禮之事放在心上,照理說他應當是由恩師江程雲賜字的,只是上次回到淮安,江程雲未曾提及此事,他也沒有記起來。
眼下聽到孫惟德說起,顧雲浩一時也摸不著頭腦,只老實回答道:“弟子出身貧寒之家,並未講究這個,因而也沒行什麼冠禮。”
“你老師可曾賜下表字?”孫惟德繼續問道。
“未曾。”
聽了顧雲浩的回答,孫惟德沒好氣地一哼,說道:“你那老師最是奸猾,果然又在這事上算計著我。”
第136章 第136章:冠禮
聽見師祖如此吐槽; 顧雲浩脖子一縮,索性什麼也不言語。
畢竟這麼久以來; 他跟師祖亦是有情分在的; 而老師更是他所尊敬的人。
此種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師祖對老師那可不是一般的好,即便話裡話外都是抱怨和不滿; 但實際卻最是護短的。
孫惟德身為右相,一向處事謹慎穩重; 即便在當初奪嫡之爭的時候; 都能遠遠地避開,不讓人抓著任何把柄,被那些閣老相輔們稱為‘老狐狸’。
只是這樣一個久經官場的政治家; 卻也只有在面對自己弟子們的時候; 方才會暫時流露出一些真性情。
顧雲浩瞭解師祖; 也樂於見著他這般。
這樣的孫惟德,不再是當朝權相; 而是他的師祖; 一個年過六旬; 又愛護門下弟子的老人而已。
“怎麼,說到你那木頭老師; 你就不敢吭聲了?”
埋怨了江程雲幾句; 孫惟德又想起立在身旁顧雲浩; 當下也沒了先前的耐心; 直接說道。
“老師他……”
顧雲浩沒想到師祖會突然說這樣一句; 當下也是愣了下,想了想,支吾兩聲,最後只得又垂首道:“反正一切都是弟子的錯,還望師祖莫要怪我老師。”
他也一時想不到老師沒有賜字有什麼不妥,但見師祖如此說,也不敢辯解多問,只乖乖地應承下錯誤。
反正都是因著給他賜字的由頭,他認錯肯定是應該的。
“哼,確實都是你闖的禍事。”
沒想到孫惟德聽了顧雲浩的話,不僅沒有反駁,反而卻是直接點了點頭,說道:“若不是你有那新政的心思,作出那樣的文章,又引得陛下動了真,哪裡會有這麼多麻煩事。”
敢情還是因為新政之事……
聞言,顧雲浩心裡暗歎,只是卻還是有些不甚明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