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腳麻利,被人牙子留下在家裡幹了幾年活,現在又賣給顧家當小廝。
好在顧家乃是良善之家,眾人又可憐他的身世,對他也是不錯。
九月初三這天,顧家眾人登上了回臨川的船,而顧雲浩也拿上了江程雲的書信,去往陵江書院唸書,巴九則是留在府城看房子。
顧家人剛回青坪村沒幾天,董家果然找了媒人上門說親,兩家人交換了庚帖,將婚事定在了來年的三月間。
婚事定下來後,顧長光就忙了起來,畢竟女兒嫁妝的傢俱,從來都是他一手包辦。
但好在他們家的田地基本都賃了出去,也不是很忙,顧長光也有時間做這些。
說起跟董家定親這事,倒是有些出乎衛氏的預料。
畢竟以他們看來,董謹言父母過世,家中也沒什麼積蓄,應該不會有多少聘禮,但沒想到董睿竟然出面給置辦了聘禮不說,還送來了三十兩銀子的聘金。
這筆錢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要知道他們先前在府城買的那個小院子,也不過四十五兩。
當然,高興歸高興,衛氏並沒有打算將這一筆銀子扣下,直接爽快地將這錢作為二妞的壓箱銀。
因著先前說待二妞、三妞出嫁時,家裡就不再給壓箱銀,而是改成置辦一點妝奩田,要麼從家裡先前買的四十畝地裡劃出五畝,要麼按著二十五兩銀子的價錢,就近給二妞她們姐妹置辦一點。
二妞此番定下了跟董謹言的婚事,衛氏也就將這件事拿到了心上。
畢竟平南州雖然稱不得遠嫁,但也並不近,要是果真只將他們臨川縣的地裡劃出五畝給二妞,也確實太遠了些,實在不方便打理。
衛氏也猶豫了許久,畢竟淮安到平南州可得一天多的路程。
她原本還在為董家送來的三十兩聘金歡喜,現在卻是有些發愁了。
照著衛氏原本的心思,董家送來的三十兩,加上家裡原本預留的二十五兩,攏共也有五十五兩,實在沒有必要全部用來做壓箱銀,乾脆直接買上十畝地做妝奩田。
但是來回一趟平南州,不說路費,就算過去住店、吃飯,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若是能即刻找到合適的賣家倒還罷了,假如一時半會尋摸不到有人家賣地,或是價格不合適,那豈不是白費了銀子?
為著這事,衛氏跟顧長光商議了許久,仍是想不到什麼法子。
最後,兩口子還是決定告之二妞一聲,將那五十五兩銀子作為壓箱銀。
二妞聽聞此事之後,卻是眼珠兒一轉,隨即想到了解決之法。
“娘,爹,不如也幫我在府城尋摸一個房子吧?也不用好,府城那房牙子不是說,城西房子便宜些,就買城西的就是了。”
二妞笑著說道:“剛好巴九又在府城待著,就讓他先打聽打聽,待到價錢合適,差不多說定的時候,過去付銀子辦房契就是了。”
顧長光夫婦一聽這話,當下也是豁然開朗。
這主意不錯啊,董謹言現在跟著董睿一家過日子,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現在成家了,總歸還是得分出來單獨住的好。
而且董謹言是個讀書人,今後若是考中秀才,說不定得在府城讀書,若是沒個房子,難道二妞到時候還得回他們平南州鄉下?
再則來說,二妞跟董謹言若是在府城安了家,平時也能照料照料兒子顧雲浩。
幾處一思量,衛氏更覺得這真的是個好主意,當下就拉著顧長光想辦法,給顧雲浩和巴九帶信,讓留在府城的巴九尋摸合適的房子。
顧長光想了想,也覺得不錯,便寫了封信,到縣城找到顧長榮,走了寄遞鋪子的門路,不過兩日的功夫,就帶到了府城。
看著了信中所言之事,顧雲浩也忍不住暗贊他二姐心思聰敏,居然能想到這一層,當下就讓巴九四下打探。
巴九是個得力的,不過幾日功夫,就在城南跟城北各尋摸了兩處院子。
顧雲浩抽空去看了看,兩處房子都算是價格不錯,因想著董謹言是個讀書人,說不定今後得在府學讀書,便做主買下了城南的一個小院。
因著這院子位置稍微偏一些,又比先前他們買的那一處小一點,因而沒有超出原本五十五兩銀子的預算,只花了四十兩銀子。
衛氏跟顧長光知曉這事,也很是滿意,不僅買了房子不說,還能留下十五兩銀子做壓箱銀,這樣自然更好。
時間過得飛快,過了年之後,二妞的婚期也越來越近。
成婚前夕,家裡又是好一番熱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