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辦’。
聽聞是胡知縣派來的人,顧長榮也是不敢託大,忙招呼兩人坐下,就去叫顧明良跟顧雲浩。
“兩位兄弟,這便是我那侄兒。”
見著顧雲浩出來,顧長榮便笑著介紹道。
“秀才老爺好。”
那兩名差役很是客氣地拱手一禮,方才繼續說道:“縣尊老爺知道此次院試案首出自咱們臨川,當下大喜,因料著秀才老爺這幾日方才回府,就剛巧遣了我們兄弟前來。”
說到這裡,那差役頓了一頓,隨即掏出一個封紅,笑著拱手奉上。
“縣尊老爺示下,說是秀才公此次高中榮耀鄉里,亦是我們臨川縣的喜事,特地叫我們兄弟送來這一百兩銀子的封紅,以資秀才公進學之用。”
聽聞這話,眾人皆是目瞪口呆。
便是在府城得過六十兩銀子的顧長光,也是愣住了。
一百兩啊,這縣尊老爺還真是大手筆。
顧雲浩心下了然,胡知縣這是又在拿著公家的錢來賣私情,但也明白此乃尋常之事。
“學生謝過縣尊大人大恩,必當銘記於心,不敢言忘。”
當下回身向臨川縣城的方向行了一個揖禮,顧雲浩朗聲道。
見狀,顧明良自是反應了過來,接過那封紅之後,便又邀那兩名差役坐下吃菜喝酒。
在眾人的羨慕之中,顧家人渡過了熱鬧而又忙碌的一天。
第51章 第51章:分家
顧家出了個秀才; 這件事成為了村裡眾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幾天發生的事情,甚至讓村裡的婦人們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熱鬧過後; 顧家人的生活也慢慢回覆了平淡。
畢竟高興是高興; 但也沒必要一直把興奮掛在嘴上不是?而且他們本來也不是很張揚的人家。
待家中諸事稍定; 顧雲浩便跟家裡人說準備去陵江書院讀書的事。
“這才待了幾天就要走,就算你著急唸書; 也不在這一兩天。”
聽著孫子才回來待了沒兩天,就又要走; 李氏直直地搖頭道:“況且你先前考試肯定損了元氣; 我看不如等過上個把月再說; 也能趁這段時間好生補一補。”
聞言; 顧雲浩也是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因著家裡現在條件好了,李氏想著他跟顧雲濤兩人讀書辛苦,越發出手大方起來,每天都想著辦法的弄些魚肉來給他們燉湯補身子。
顧雲濤倒好,待了沒兩天; 便說要回私塾唸書,直接先去了縣城。
聽到他奶還準備繼續給他補下去,顧雲浩也是有些坐不住了。
忙解釋說驟然大補也是對身體不好; 又扯上幾本藥書的名頭,他奶方才半信半疑地答應不再張羅這件事。
“回臨川之前,老師跟我說起; 陵江書院去年招錄過學生; 我想著不如早些去書院; 也顯得更心誠一些。”顧雲浩解釋道。
雖然說看著老師的面子,陵江書院應該是會允許自己進學,但這總歸還是走的後門。
顧雲浩自問並不是一個清高的人,不至於放著這樣好的機會還故作扭捏。
但也覺得即便走了後門,還是更應該謙遜一些,免得讓人家書院覺得老師以勢壓人,認為自己求學之心不城。
“府尊大人也沒說要你才回家,就急急忙忙地走啊。”
一提到江程雲,李氏頓時沒了脾氣,只是忍不住低聲嘀咕道。
這也難怪,在尋常的百姓眼中,或許一輩子都難以得見知縣一面,對於他們而言,知縣就已經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更何況知府了,那基本上跟皇子老子一樣,都是傳說中的人物。
回家之後,顧長光把顧雲浩拜入江程雲門下的事情一說,家裡眾人都是目瞪口呆,覺得難以置信。
顧長光此次陪著兒子前去院試,更是有機會去了一趟府臺衙門,加上又是顧雲浩拜師禮的見證者。
回到家之後,在眾人的好奇之下,即便是他不擅言辭,沒有把整個事情說得很精彩,但眾人還是聽得興致盎然。
在衙門當過差的顧明良跟顧長榮,更是知道府尊江程雲在淮安乃是整個越省的能量。
拜了這麼一個老師,那可是典型的抱上了一條粗腿,可以說至少在淮安府,沒有人會為難他們家。
為此,顧明良還特意再三叮囑眾人,不許太過張揚,也惹出什麼事來惹得府尊大人不高興,連帶著遷怒於顧雲浩這個學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