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頁)
逝種濾潰�翟諤�膳鋁恕�
所以她也就沒有打算將神農草推廣或者珍藏起來,而是束之高閣了。
臘月三十,她到這裡來的第一個除夕,是跟當朝前太子和落魄王爺,還有六郎娘,三姐,莫屠戶父女,還有邵行頭一起過的。
彼時謝家燈火通明其樂融融,可大雪紛飛的閘北,謝六郎卻在經歷一場傷亡慘重的決戰。
第298章真的打他了?(一更)
閘北大勝,老秦人頭一回將魏人打跑了的訊息傳到石屏,已是正月初十,年味已淡的石屏,百姓們卻歡欣鼓舞的比過了一個大肥年還高興。
只有安王府,得知六郎訊息的江秋意高興不起來。
因為今年是暖冬,閘北的冰牆沒有結起來,一貫嗜血好戰的魏人覺得這是天賜良機,他們每次攻打大秦都止步在閘北的十丈冰牆外。
只要秦人咬緊牙關挺到凜冬來臨,他們就只能望冰牆捶胸驚歎,無功而返。而每一次勞民傷財的征戰都會讓國中空虛,下一戰便只能休養幾年之後才能興兵北上。
今年看起來像是連老天爺都在幫魏人,閘北的冰牆竟然沒有結起來,他們還不發了瘋的進攻?
六郎奉命偷襲敵後,可他卻在敵後方迷了路,並沒有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戰略襲擊敵人後方,而是繞到了敵人右側,打了一場對戰局影響不大的埋伏戰。
大將軍楊力正面迎敵,因為謝六郎延誤了戰機差點沒全軍覆沒,鏖戰一天一夜後,謝六郎總算是走對了路,成功伏擊了敵後方。
魏軍腹背受敵,倉皇敗退。
大秦對魏,打了數百年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勝戰,大將軍楊力名揚天下,成了大秦不折不扣的戰神。
而六郎,因為延誤軍機被仗責一百,罷黜先鋒官之職,又變成了一名小兵丁,大將軍還懲罰他戍邊,不准他跟隨大軍凱旋歸來。
江秋意聽完沉默了一會,只問了句:“那一百軍棍是真打還是假打?”
安王就樂了,忍不住回了句:“怎麼,難不成是真打,夫人還要去找楊力大將軍拼命不成?”
“我不找他,冤有頭債有主,算賬自然是要找殿下這個真正的幕後黑手的!”
江秋意神情篤定,不等安王辯白便說:“殿下心智過人,與其等著旁人出手給六郎使絆子,不如自己先將他摘出來,如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楊力這位立了大秦立國以來最大戰功的大將軍身上,人人都想拉攏他,恐怕是暫時想不起來找六郎算賬了。”
安王微笑,算是證實了江秋意的想法,於是她繼續說:“楊力大將軍一天不選邊站,那些人一天就無暇顧及六郎,久而久之這位被留在閘北戍邊的小兵丁,很快就會被那些貴人所遺忘,哪怕他們還記得魏照之死,恐怕也不屑於去對付一名遠在大秦苦寒之地的無名小卒了。”
“夫人聰慧,當世無雙。”
“世人皆稱讚楊力大將軍這一戰贏的漂亮,唾棄六郎走錯了道延誤了軍機,還差點害死了楊力大將軍,可要我說,這一場蓋世之功,本來應該是六郎的,對嗎?殿下!”
對方如此聰慧,安王也就沒有什麼好隱瞞的,如實相告:“確實,六郎不是迷路延誤軍機,而是故意繞到了敵人左側,大魏的蕭太后和那三歲的小皇帝就在大軍左側觀戰,六郎殺進了軍帳,驚了聖駕這才亂了敵人的陣型。”
“他只打了一個伏擊戰,嚇一嚇那蕭太后,並沒有跟他們死戰到底的意思。六郎的目的,是為了讓蕭太后領著左側所有魏軍倉皇逃竄。然後他又星夜兼程趕到了敵人正後方,和大將軍前後夾擊敵人,左側的兵馬已撤,僅剩三分之二兵力的魏軍被打的措手不及,他們本來人心就不齊,各自為儲存實力,當場就撤軍了。”
就好像她到了前線,參與了整場戰術的指定似的,江秋意分析起來和事實分毫不差。
安王很是敬佩感嘆道:“你們夫妻還真是鬼才,楊力就將六郎制定的這套戰術傳回來的時候,本王猶豫了很久,不曾想還是夫人最懂你家六郎的心思,竟分析的半點不差。”
江秋意卻有些不滿:“這種自己吃啞巴虧,功勞別人領的蠢辦法,除了我們家那個呆子,還有誰會這麼幹?”
“吃虧是福,你家六郎才不傻,他用這一戰讓本王對他刮目相看,他日本王掌權,他將是我大秦蓋世無雙的大英雄!”
“六郎之才當權者都會眼紅,可他的出身卻不是人人都能接納的,這一點殿下您確實讓人心悅誠服。”
是的,出身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