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頁)
找了個條件和成份都很好的男人,那個男人,除了成分以外一無是處,兩人在結婚以後都沒有生孩子。
所以她一直當男人的女兒周舟是自己親生的,也是養兒防老的意思。
偏偏這個周舟,跟她脾氣都很對路,張雋也對她維護的很。
“哦,難怪我見她看你爸爸媽媽的眼神有點奇怪,那個周舟,也覺得很奇怪。”
“周舟。”付歐想到她那張臉一噎:“得,小姑奶奶,咱們先回家好不?”
“咋了你,對了你之前怎麼不告訴我你小姨這麼難相處。”
“呃。”付歐又被她問的沒話講:“我之前也沒有想到她會來,其實她都很多年沒有跟我們在一起聚一聚了。”
“好……吧,你父母也不跟你一起住嗎?”剛才吃完飯,他們自己回去了。
付歐的父母跟他並不同住,他們自己回到單位宿舍,這邊只有他一個人住在這邊。
七十年代的衚衕,果然如付歐所說,還真是,有一種一言難盡的感覺,街邊隨處可見到小便池,公廁,路上還有人在外面生煤爐子,下面燃的是木柴,上面擱著的是煤球,燃得到處都是煙,堪比幾十年以後的霧霾。
從一陣陣煙燻霧嫋中經過,嗆的鼻子都要冒煙了。
這邊跟農村還真是不一樣,特別是冬天,生煤球爐子的又特別多,但也捨不得一整天都開著煤球爐子,一般都是早上生火到晚上洗完就滅掉,當然,晚上生煤球的也有,多半是家裡熊孩子忘記換蜂窩煤,給滅了,晚上又不能不洗漱,特別是冬天,又不能湊合著用冷水。
因為太嗆,何小麗不小心咳了幾聲。
付歐有些不好意思:“衚衕裡面就是這個樣子的,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好,北京的物資,有可能比農村都貧瘠,比如以前咱們還能上山砍柴,像北京就沒這個條件,現在大家都燒蜂窩煤,不夠的話,就得早上生火晚上滅掉,特別麻煩。”
北方其實很早就用上了煤,其實如果煤球足夠用的話,就比柴火方便,但如果柴火不夠用嘛。
付歐出去了這麼久,家裡肯定是冷鍋冷灶了。
其實這個年代的衚衕裡面,沒有後世的人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圍著的幾排房子,住著的說不定就是好幾戶,處得來的還好,如果是處不來的,從清晨吵到傍晚都是有的。
熱鬧的很。
路過了好幾家,熱熱鬧鬧的很。
看來真的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好吧,她很緊張的揪著付歐的胳膊:“你是一個人住的吧,咱們不會跟著別人一起共用一個院子吧?”
作者有話要說:我曾今問過老北京的原著居民,事實上我們現在說的四合院,在民國時期,應該是富貴人家才能居住的,解放後,也收歸公家所有了,
我這裡寫的是老胡同裡面的那種舊式的房子,建築格局也是四合院的樣式,不過是最簡單的“口”字型的房子,這種房子,其實在清朝以及民國,屬於平民居住的地方,因為是平民居住的地方,才在解放後保留下來,成為普通平民也能居住的場所。
事實上以我寫的男主的這個階級,不可能在“運動”過後還有自己的房子,算是一個金手指吧。
那個時候北京,真的跟我們現在認知的不太一樣,北京,可是全國最晚廢除糧票的地方,在很多地方都不需要糧票購買食物的時候,他們還在沿用糧票制度,一直到1992年才算徹底廢除。
這些都是我去找老北京原住民以及在網上找的資料,這些資料並不像農村的資料那樣唾手可得,有錯誤的地方指正就好,儘量愛護作者,不要用太難聽的詞眼,麼麼噠!
第99章
索性付歐的房子,在三廟衚衕算很好的佈置了,不用像其他的住戶,兩三戶,甚至四戶人家擠住在一個四合院裡面,整天吵吵鬧鬧個不休,而付歐的父母親比較洋派,也很少去管孩子的事情,只要他帶回來的媳婦兒是個女的,活的,就行了。
付家祖上也曾為官,當時為了給家人留後路,用家裡老用人的名義置辦了三廟衚衕的房子,老用人死後也沒有後人,房子輾轉又回到付歐手上。
當初付家置辦這個房子是為了答謝伺候了老太君一輩子的老用人,也是利用她不太招人眼的身份,給付家留下一條後路,因為老用人一輩子算不得富貴人家,成份也還算不錯,這房子竟然在昔日那麼多年的浩劫下儲存了下來,到前不久,付歐才從老用人的遠房親戚手裡收了回來。
所以這間房子,從裝修和設計上來講,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