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4/4 頁)
,阮芍突然接到了京醫大校長的電話。
這通電話的用意很簡單。
就是邀請她去學校開一次講座。
畢竟她是從京醫大出來的,京醫大可以說是她的母校之一。
學校出了個這麼優秀又有名的學生,校領導自然想讓她來學校講座,這樣既能激勵學生向上,又能讓學校的名聲更上一層樓。
總體來說對學校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校長不僅親自打電話給阮芍,態度也很好。
用的是商量的語氣,打的也是感情牌。
並沒有強硬的要求她一定要去。
不過最終結果是好的。
阮芍答應了。
不過是一次講座而已,最多也就幾個小時,又是自己的母校,對她來說並沒有半點為難。
……
京醫大臨床系的學生聽說學校請了阮芍要來學校講座。
就是前不久才剛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的阮芍阮博士。
因為阮芍沒在學校任職,所以叫教授不合適,但叫老師好像有點體現不出對她的尊重,所以大部分人提起她都是稱她為博士。
這一得知她要來講座的訊息,一個個都期待的不得了。
要知道,這位阮博士大學就是在他們京醫大讀的,算起來他們還能叫阮博士一聲學姐呢,可或許是因為她成就太高了,這個學姐還真沒人叫得出來。
雖然她年齡並不大。
在醫學界,34歲還很年輕呢!
因為當初阮芍在學校就是臨床專業的學生,她的照片和簡介還高掛在學校的榮譽牆上,只是在此之前,大家最多就是聽說一些她的傳聞,還真沒多少人親自見過她。
這次她要來學校講座。
同樣是臨床專業的學生自然就格外期待。
其中最為激動的就是許星。
他現在已經快研究生畢業了。
越是學得多,越是知道阮芍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有多厲害。
他也就越敬佩她。
所以在講座這天,他早早的就來多媒體教室佔位置。
跟他同樣做法的同學不在少數。
偌大的多媒體教室被坐的滿滿當當,教室後面和過道上也都站滿了學生,這還不止,實在擠不進來的,乾脆就在外面圍觀了。
這些學生中不一定全是抱著認真聽講座的心態來的。
其中有不少都是抱著想要見一見諾貝爾醫學獎的好奇心態來的。
34歲的阮芍不止年齡上年輕,看上去更年輕。
比起大學生看上去也就是成熟了一些而已。
但隨著她的講座開始,本來只是對她本人好奇的同學也漸漸將注意力放在了她講的內容上。
她講述的方式輕鬆幽默,但講述的內容卻讓人受益無窮。
以她的眼界和見識,隨便講點東西都夠這些學生受益了。
許星在臺下聽得特別的認真。
來這裡的學生從一年級學生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有。
所以阮芍講的也是由淺入深。
講到後面,本科生基本上就聽不太懂了。
但研究生和博士生卻聽得如痴如醉。
以至於講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