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頁)
一斤豆子三文錢,冬寶買了十斤豆子也就是三十文,聽林實說,要是到鎮上或者是安州城裡那些大商號,幾百上千斤的買豆子,會更便宜。依照她的手藝,一斤豆子差不多能出三斤豆腐,算下來一斤豆腐的成本也就是一文錢多一點,要賣的話,那可得好好的定下價錢了。
“寶兒,這鎮上之前也不是沒有賣豆腐的,新鮮了一陣子就沒人買了,我也嘗過那豆腐,不咋好吃,有股苦味。”李氏嘆道。
冬寶笑嘻嘻的撿著買回來的豆子,把破損的,賣相不好的豆子挑了出來,頭也不抬的問道:“娘你吃的豆腐是啥顏色的啊?”
李氏坐到冬寶旁邊,幫著冬寶撿豆子,回憶了半晌才搖頭說道:“顏色黃的,不好看。”
“哦,那他們肯定是拿鹽滷點的豆腐,手藝不行,鹽滷沒加好,壓豆腐的時候又壓過了,味道苦顏色也不好看。放心,咱們肯定比他們弄的好。”冬寶說道。
點豆腐的原料有兩大類,一種是滷水,就是鹽井水或是海水析出鹽後的母液,有氯化鎂等物質,能讓豆漿凝固成豆花,滷水本身是有毒的,現在極少有大的豆腐工廠用滷水點豆腐。另一類原料便是常見的石膏,用石膏點出來的豆腐白嫩嫩的,但吃起來口感就略遜於滷水點的豆腐。
李氏見冬寶說的頭頭是道,就好似做了多年豆腐的內行人一般,不由得大為驚奇,連忙問道:“那咱們上哪弄鹽滷?”安州不靠海,也沒有鹽井,想要好的鹽滷很難,恐怕到安州都不一定有賣的。
冬寶這才抬起頭,笑眯眯的衝李氏說道:“咱不用鹽滷。”這邊很難買到鹽滷,只能用石膏,冬寶心中默默加了一句。
在中國,豆腐的發展歷史有一千多年,從漢代起就有了豆腐的記載,然而豆腐真正成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家常菜,卻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一直到了宋朝,才有記錄表明豆腐真正成了市井民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冬寶之前聽林實說過關於現在這個時空的朝代,不是她熟悉的任何一箇中國曆史上的朝代,也許她是到了異時空,但冬寶能肯定的是,這個朝代的人還沒有完全掌握點豆腐的技術,對黃豆的利用也只是簡單的停留在了榨油和做豆醬的地步。讓人們接受她的豆腐怕是不容易,但這對她來說,卻是最好的時代。
“我先做出來,分給大傢伙嚐嚐,要是都說好,咱們再拿到鎮上賣。”冬寶笑著跟李氏解釋,她當然理解李氏的惶恐,一個種了幾十年地的農婦,突然一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要靠一個她看來完全不可能賺錢的行當來謀生,怎麼都不會放心。
這跟當年冬寶一家齊心協力做豆腐賣豆腐不同,九十年代的時候,豆腐早已經是家家不可缺少的食品了,只要賣豆腐不缺斤短兩,就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哎,還是先做出來看看好。”李氏笑道,要是做的不好,想別的賺錢法子就是了,她身體好,有的是力氣,就是給人家洗衣裳,也能養活的了姑娘,再沒人能賣的了她的女兒了。。
冬寶仰起頭,就看到了李氏的笑容,多年的辛苦勞作讓李氏的臉上過早的染上了風霜,大姨李紅琴比李氏大了有五六歲,然而兩個人站到一起,李氏反而更像年紀大的姐姐。加上在宋家的時候,日子過的憋屈,心裡頭壓力大,整日的愁眉不展,一臉的苦相,如此總總加起來,冬寶從來沒覺得這個娘好看過。
然而此時看過去,金色的陽光下,李氏臉上笑容柔和恬淡,眉頭舒展,一雙大大的杏核眼笑起來彎成了漂亮的月牙,冬寶有些愣住了,其實李氏長相很是周正,笑起來挺好看的,當年做姑娘的時候,應該是顏色鮮豔美好的,要不然眼高於頂的秀才爹當年也不會看上李氏的吧。只是這麼多年的苦日子,把李氏的容顏都磨去了光彩,如今脫離了大火坑,才發出瞭如此舒心燦爛的笑容。
“娘,你笑起來真好看,以後得多笑笑。”冬寶認真的說道。
章節目錄 第66章 材料
李氏臉一下子就紅了,有些侷促,“你這丫頭,打趣起自己娘來了。”
冬寶咯咯笑了起來,村裡人總誇她長的乾淨周正,都是遺傳了李氏的好相貌。“娘,你現在是不是覺得心裡頭特別舒暢?再沒有啥東西壓在肩膀上喘不過來氣的感覺了?”
李氏愣了一下,隨後心裡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滋味,點頭嘆道:“還真是,從搬過來後,我這心裡一下子就輕快了,以前在……你奶家的時候,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天天都發愁,怕的要命,你奶罵人倒罷了,忍忍也就過去了,我就是怕他們要賣了你,要是那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