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而老爺子呢,現在說話已經完全聽不清了,眾人只聽他發出模糊的“啊、啊、呃、啊、啊”的聲音,已經完全聽不出話中意思了。而守在老爺子床頭的阿福,這個時候就成了他的“代言人”,一直在旁邊說著“爺爺說,謝謝你們來看他。”“爺爺說,不用擔心他。”“爺爺說,……”
老爺子聽了阿福的話,就微乎其微地點點頭,表示同意——他現在腦袋歪向右邊,連動動脖子也很吃力了。
眾人見老爺子這個樣子,也不好多在這邊打擾的,一般也就看看他,說兩句關心的話語,就出去了。然後拍著李東林或者李成林的肩膀,表示讓他們要做好準備。
老爺子的情況很不好,所以李東林跟李成林都不敢走,兩人輪流著照顧著老爺子。
儘管有李成林兩兄弟在一旁盡心照顧,其他人也時時在老爺子身邊給他精神上的安慰,但是老爺子還是沒有堅持住,李小蘭成親剛剛半月,老爺子就過世了。
老爺子走時是在半夜,去得很安詳,兒子兒媳、孫子孫女的都守在他床前為他送終。算來老爺子也是年近古稀之時才過世的,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高壽了。雖然老爺子是因為摔跤造成風癱,最後逝世與換上這病也不無關係,但是走時兒孫滿堂,也可算的上是喜喪吧。
早在老爺子風癱時,眾人都對關於老爺子的事做了準備,前些時候看老爺子不好,還特意將做好的壽枋又拿出來過了一遍漆,連帶著老婆子的一起的,想著這樣是不是能衝一衝,但是卻並沒有效果。而現在老爺子過世,壽枋直接就可以用了。
而修山的事則是早就請風水先生看好了陵穴,修好了的。在這個時代,在生就算是儉省點,也要將身後事處理好的,畢竟這時候的封建迷信是相信死後會有魂魄下地府,所以在生已經過的不如意了,怎麼樣也要將死後的生活多做一點保障啊。
所以一般人家都會早早將家中老人的山陵修造好,屬於自家的好木材也要留著用來做壽枋。李家原本就留有幾棵柏木,是準備給老爺子和老婆子用的。但是李東林在鎮上開點之後,因為和譚木匠有些往來,偶然知道有他那邊能弄到香柏木,李東林也就託譚木匠為自家老人弄了些,然後又專門找了做壽枋的匠人做的。
平常的柏木就是耐潮防腐,而香柏木則還會散發出香味,這種香味不像香樟,濃烈嗆人,它很很溫和又很清淡,不會讓人聞了不舒服。而因為它會散發這種香味,又讓它有很好的防蟲蛀的功能。總之,香柏木是一種很好的木材,當時李東林將這事告訴家中兩個老人時,雖然他們都沒有說什麼,但是還是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很滿意的。李東林自己也很滿意能弄到這木料,為爹孃一盡孝心。
而白事所必須的麻衣孝布等物,夏氏也在第一時間找到與她相熟的成衣鋪子掌櫃的,將所需的東西都準備齊全,以防家中有人來弔唁,但是家裡卻連靈堂都沒能搭起來。
還有請道士先生做道場這事,道場做得好不好、大不大是眾人判斷兒孫對已逝老人是否有孝心的一大標準。
不過像李家凹這樣的聚族而居的家族,一般來說族中有人去世,請的也就是那麼幾家道士先生,大家都是知道各家的口碑、實力等事情的。李東林與李成林兩兄弟商量商量,就請了與老爺子還頗有交情的俗家姓劉的一個道士先生領頭的班底。
而人們判斷兒孫對已逝老人是否有孝心的另一大標準,就是請了多少人,辦了多少桌酒宴。所以李東林沒什麼其他想法,直接向所有人,不管遠近,不管平日往來是否頻繁,都託人帶了信,給他們報了喪。
這倒不是李東林想著向眾人表示表示自己對老爺子是多麼有孝心,他根本沒想到這麼多。這時候的人們有什麼需要擺宴請客的時候,都是想著怎麼場面大怎麼來,而唯一需要考慮的,則是自家的經濟能否可以承受如此直之大的場面而已。所以李東林因為已經沒有來自經濟的壓力,也沒有其他什麼方面的東西需要考慮的,所以就向自家所有親戚都報過喪事。
而其他人,如李成林兩口子還有夏氏,都沒有什麼異議。當然就算是心裡有想法,也不可能傻到宣之於口,如果真這樣做,豈不是授人以柄?畢竟李東林的做法完全是孝子所為,要反對也根本進沒有任何立場的,真說出來,說不定人家還會扣你一頂“不孝”的帽子呢!
李家因為有所準備,所以老爺子去世之後,就有條不紊地向眾親戚好友報喪,在家中設靈堂,準備孝衣麻布,請道士先生等等。
這時雖然通訊很不方便,但是人們對於人情往來卻是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