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轉頭見那幾個夷人。
幾個夷人和上次的狼狽不同,這次的他們穿著打扮體面了很多,用很生硬的官話磕磕絆絆地跟元元交談,大約的意思就是首先感謝大啟的貴女對他們的救命之恩,還有出資給他們回鄉的錢和船,不過他們都是很知恩圖報的,商量了之後決定要報答貴女,所以暫時就不回去家鄉了,帶著貴女的隨從先往他們熟悉的交易地方去。
雖然這幾個夷人說的很是光面堂皇,但是元元還是瞬間就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主要可能是來這裡一趟不但船出了事貨物丟了,自己還這麼狼狽,若是這樣子回國不但說面子上過不過得去,本身而言也不符合商人的利益,於是他們把原本要準備長途航前的錢挪了一半出來置辦當地的貨物,帶著元元的人去了最近的地方做了交易。
然後帶著那邊的貨物回來,再賣給這裡的商家,這樣一來一回就能賺上很大一筆,到時候用這個做本錢,再置辦上一船貨物,他們就能風風光光的回家鄉了。
元元覺得這些人想得非常好,回去和秀秀商量了一下之後,一起找了自家美人爹,一番討論之後,讓幾個夷人再次帶人前往南邊,更甚者董湛讓元元把那邊弄來的貨物拋售,當作魚餌把那群膽大的富商都釣起來。
經過董湛一個多月的運作,這一次出發的就是一個船隊,除了幾個夷人的船隊之外還有不少商人合租了大船,裝載了貨物前往南部。
一個半月後,南部的海船回來了,京都那邊阿珏也回來了,海安縣再次沸騰了,對於出海所有人都有了一種莫名的狂熱,而且這種狂熱以暴風席捲之勢輻射整個沿海周邊地帶。
南部那邊畢竟陌生,所以很多人還在觀望,但是阿珏京都那邊卻是一路近海,不說安全問題,就是一路補給也是毫無壓力。
從海安縣這裡如果走陸路,前往京都最快也要兩個月,走水路雖然快一些,但是少了一個月也是不可能的,這還是順風順水一路沒有任何意外的情況,但是現在人家從海上走打一個來回,還在京都停留了近十天,也就是說這趟往返差不多在三十五天左右,這還是海路不怎麼熟悉的情況下。
若是以後這條海路熟悉了,是不是會更快一點?甚至一個月就能來回一次?
內陸和海運整整相差了一半的時間,並且海上還沒有那麼多過路費要交,這省時省錢的辦法瞬間就讓一眾商家都熱血沸騰了。
這時候朝廷的文書也下來,設立海*關,規範海上貿易。
原來這次阿珏前往京都不但但是回航熟悉航路確定海鮮生意這麼簡單,更是為了將沿海那一帶的情況清清楚楚的帶給林恩和皇帝。
然後這件差事就被林恩攬下了,不過他就是一個監督性質的,具體做主的還要看董湛。
過年前林恩和阿璋阿珏一起來到了海安縣一同來的還有林駙馬,這一次林駙馬還帶了任務,那就充當欽差給董湛宣旨。
林恩做了準備設立海關的海安縣附近三個省的總督,下面設立來了兩個副都督,一個是從原本的巡撫升上來的,是三省的實際長官,另外一個就是董湛,專管海關這一塊,同時整個海安縣也還是歸他管,不過他不用對實際長官負責,他只需要對林恩負責就行了,隔壁副都督管不到他。
本來朝廷對於董湛是很有意見的,畢竟是斷人財路後來又引發了一系列事件掐得厲害,但是誰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情能把裕親王這個祖宗送出京都啊,所有朝臣都要放煙花來慶祝了。
而原本掐架,掐得非常帶勁兒的各路勢力這一次非常神同步地給林恩等人出京一路亮起了綠燈,保管這行人在外面流連忘返不願回京都,至於那沿海地區的海鮮,他們也不是賺不到錢,多點少點的問題,畢竟就算有冰海鮮依舊供不應求,價格雖然下降也依然金貴,只當是破財消災,只要能把懟天懟地的裕親王送出去啥都好說。
當然也有不少人聽說了那什麼和夷人做生意的事情,但是如今海船還很少有,每年就那麼十幾二十艘的海船,能有多少好東西?比起那些小東西,自然還是京都穩定的奪嫡環境更重要。
知道海上貿易巨大利潤的阿珏說實話是非常詫異的,詫異於這件事情的順利程度,畢竟按照他所知道上個世界的歷史,關於海貿那真的是很複雜的,那水絕對非常的深,就算這個世界和原來不是一個世界,但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就像換了一個世界,同樣的人類也還是生活在陸地上,不可能在海底自由呼吸一樣。
最後阿珏也只能歸結於現在的航海業還很落後,世人還沒有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