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4 頁)
如今雖然依舊看著嬪妃們皇子皇女們難受,但是她已經調整了心態,而且皇帝已經承諾她以後再不會去那些嬪妃處了,沒有侍寢過的也統統要放出去另行婚嫁的。
皇帝本身也不是什麼好色之人,納妃一為皇位鞏固平衡勢力,二為子嗣。
前前後後一共不過二十多人,之前落馬的妃子們大大小小就有差不多十多個,現在在放出去一批,後宮裡就只剩下小貓三兩隻了。
皇宮裡皇帝皇后在竭盡全力給皇太女鋪路,皇宮外面也很熱鬧,因為大啟第一家女官學校開始收學生了。
開辦學校的不是別人正是康華大長公主。
本來皇子們還指望著這位姑奶奶撥亂反正,特別是聽說這位姑奶奶當初嚴辭皇太女之位,想來她是不會看著三公主當上皇太女不做聲的吧。
結果人家還真的不做聲。
頑固的大臣們不幹了,一波一波上門勸說康華大長公主出來干涉此事。
畢竟如今能扭轉皇帝想法意志的估計也只有這位公主了。
結果沒多久康華大長公主就在大朝的時候,讓林恩給她遞了一份摺子,眾位大臣非常期待,然後聽完之後覺得公主的摺子還不如不上。
康華大長公主的摺子中說道,她不願意做皇太女和自己的性別沒有絲毫關係,只是因為沒有興趣,她的興趣是走遍大啟的山川河流,乘風破浪徜徉大海,而不是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睜開眼睛到閉上眼睛都是摺子。
一輩子被關在京城的地方天地裡,明明是自己的天下,明明是天下之主卻跟坐牢一樣困在裡面,每天和朝臣們比誰心更黑臉皮更厚,今天兵部要錢,明天戶部的倉庫里老鼠都餓死,哪個地方發生天災人禍,撥出去的賑災銀到了地方不知道還能不能剩下一層。
關於這個天下都是從別人口中聽說的,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做無數好事即使輪迴才能投身皇家,從出生就吃穿不愁榮華富貴更是不缺,不好好享受,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而要去爭奪那方寸牢籠。
她表示不明白。
當然她同時也表示,她是因為有一個英明神武的弟弟,所以皇太女之位不要得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但是如果沒有能擔起重任的弟弟,那麼她必定會接過皇位,然後親手培養出合適的繼承人,然後退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並且她一直認為皇帝最好在六十歲之前退位,因為年紀越大越糊塗,這是不可避免的,多少帝王年輕的時候英明神武,年紀大了就老糊塗了,大啟不需要一個暮氣沉沉的皇帝,大啟需要的是新鮮的血液,才會朝氣蓬勃。
當然這個建議也是為了皇帝的身體著想,歷史上有哪個勤政的君王是長壽的,長壽的只有吃喝玩樂的昏君,只要不滅國他就很長壽。
五十八歲的皇帝抽了抽嘴角,看來他離老糊塗只有一步之差的。
作為一個已經快要暮氣沉沉的老糊塗皇帝嘆了口氣,心裡是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被冒犯了,畢竟當了那麼多年的皇帝,但是之後卻是姑姑對他們兄弟的教誨,如今會這樣不顧及跟他說話的人怕是一隻手都沒有了。
下面的朝臣只當自己聾了,以前就耳聞過這位康華長公主的囂張跋扈之名,先帝還活著的時候都會被追著打,前不久皇位上的皇帝還被抽了一頓,但是這都是私下裡的,沒有想到明面上都是如此毫不掩飾。
說皇帝老糊塗你可以退位了什麼的,絕對是作死啊!
但是皇帝一聲都沒有吭,別人哪裡敢吭,傳聞中的康華長公主可是比如今的裕親王難纏多了,裕親王下手還有個分寸,你還可以上皇帝上林駙馬那裡告狀,這位你上哪裡去告狀?去太廟哭麼?
沒看到皇帝被打也忍著麼?
不過這位大長公主都八十多歲了吧,這還真精神!
女官學校只收十歲以下識字的小姑娘,那麼不識字的小姑娘怎麼辦?出門左轉有專門招收五歲以上小姑娘教識字的蒙童學堂。
這一天不光是京都,京都附近的人家,只要有能力都把合適的小姑娘送來上學,為什麼呀?因為這學堂是康華大長公主開的,沒看到皇帝把自家的小公主都打包進去了麼?
皇帝一動,所少官員貴族跟著動,想想女兒將來能和這些貴人們做同窗那是多大的福氣,必須要去!
開學那天京都很是轟動,看熱鬧的人也非常的多。
元元三年的夫孝總算是滿了,脫了孝服就趕上了這種熱鬧,她早就心癢癢的不行了。
子明今兒倒是沒有功夫陪她,但也不拘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