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頁)
“曉得曉得。”林海生連連點頭。
於是涮涮辣就成了見不得人的神秘武器了。
在三溪村這裡吃了頓美味的小野豬肉,白小桃第二天就又去了牛背村。
牛背村山坡旱地上的玉米苗已經長得有一米高了。前兩年這時候的玉米苗最多也就到小腿高,而且還瘦瘦弱弱的,杆子也就筷子粗。
畢竟紅黃土壤肥力太薄了。不過再瘦弱都能結幾個玉米苞,小是小了點,能吃飽肚子比什麼都好。
一棵玉米杆子上最少能收半斤幹玉米,這能養多少人呀。
“長得還挺好的,繼續看情況補施點農肥。”
白小桃見慣了茁壯的玉米田,看見這裡的玉米地終於像樣點了才欣慰不少。
她弄出來的農肥如果還起不到作用,那就真是對不起那麼多老師教的知識了。
“這哪裡是挺好呀。”
這是很好咯!
老里正都沒見過這麼粗的玉米杆子。
現在老里正天天都到玉米地裡看,天氣熱了也沒能阻止老里正爬山坡,因為看到這些茁壯的玉米就高興呀。
“郡主。”
林海生把一頂草編帽子戴到白小桃頭上。
現在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得小心中暑才是。
不光是白小桃頭頂上有頂大帽簷的帽子,連大滾滾也有。
大滾滾不僅頭戴著大草帽,還窩在山腳下那條只有大腿深的小河裡不出來。
一邊泡水還一邊撓癢癢,水面上飄滿了白毛毛,簡直慘不忍睹。
大滾滾冬天長的一身毛毛也掉了不少,這是季節決定的,不是小皮猴們把它薅禿的。
為此小皮猴們薅掉了大滾滾的毛還偷偷收藏起來,白小桃也沒怪他們。
就是大滾滾窩在農田溝渠里納涼有點兒……算了,只要大滾滾不抓黃鱔當面條來吃的話白小桃就忍了。
不得不說蜀中的氣候就是好,白小桃天天這樣往外跑也沒有把一身小嫩皮曬黑。站在田埂上也不知道是在和水稻還是在和玉米杆子比青蔥。
等到水稻灌漿玉米也開始結穗時,白小桃的腳踏打穀機也到了。
這個白小桃就不跟白茂文哥哥爭父母官的威嚴了,趕緊通知各村的里正去縣城裡領。
第124章 寫報告
古代的資訊是很閉塞的。
官方資訊通道又掌握在朝廷手裡; 尋常百姓想要及時知道千里之外發生的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
也就一些走南闖北的商販、幫人運東西的跑腿知道南邊有一種很厲害的新農具了; 過年的時候回來跟親友吹噓一下在南邊的見聞,所以實際上知道有腳踏打穀機的人並不多。
像臨木縣裡的里正們也就有一兩個知道南邊有腳踏打穀機。
聽說腳踏打穀機收稻穀可快了; 往年五天才能打完的稻子,一天就被打完了。
知道歸知道,他們並不清楚腳踏打穀機長什麼樣。
等里正們在縣衙門見到腳踏打穀機時; 他們光是看這東西就知道很好使。
白茂文給里正們按每兩百畝水稻分一個腳踏打穀機,有的村莊分到了三個; 有的村莊卻只分到了一個。
“牛背村石牛村……這幾個村落的旱地面積比水田多,還是需要各位里正安排好農忙雙搶。”白茂文還跟里正們解釋道。
臨木縣的里正們全都理解,先別說這些腳踏打穀機是白知縣費盡心思弄到手白給他們的; 就算要給錢他們也樂意買呀。
去年給發了玉米脫粒機之後,現在村裡幾乎每家都有一個,就連獵戶家都有了。
獵戶上山打獵; 家裡老爹老孃妻子孩子種的玉米收穫了; 當家的不捨得家人剝玉米粒疼得手,勤快點打獵換銀子就把玉米脫粒機買上了。
眼前這腳踏打穀機既然他們白知縣有門路買到手; 那他們自然是很想買呀。
一家人買不起,他們可以幾家人合資買。現在沒錢; 等年底收穫之後肯定有錢了。
反正現在白知縣有門路; 他們一定要先預定上。
“我們三溪村水田多; 兩臺腳踏打穀機肯定是不夠的。能不能,能不能再定個五臺?”秦里正就是個腦袋靈活的。
“我們雁停村才多水田,我們也要定個五臺。”雁停村的羅里正搶著說道。
雁停村大部分都是平地; 還有徐緩的小河流淌而過,有農田肥沃大雁飛過都要停駐之說,種水稻的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