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部分(第1/4 頁)
滿族是出了名的戰鬥民族,小出格的事康熙也不在乎,有時候反而給人這是個爺們的印象,所以男人還是挺敢搞事的。
但大家都是聰明人,搞事在一定的尺度內就完事。
今年因為弘晳受傷未出席,康熙爺也是加強了安保工作。
比如,各家孩子們跟大人坐一桌兒,這樣讓當阿瑪的照顧自己兒子,再出了事,你也找不到別人。
至於把流程改一改,比如孩子太小了就不用來參加宴會了,或者一個人後面跟二個侍候的,侍候到萬無一失……
呵,康熙自己的兒子女兒還一死一堆呢,為人還能因噎廢食?死孩子就不帶孩子聚會了!
在很多人看來小孩子為什麼會死,除了別人害的,還有一條就是這孩子本身福氣不夠。
這樣分座制,也是防著成年兒子幹架。
畢竟直郡王回來了,這一次賑災,搞得好象還不錯,居說到地方了那裡的人都跑完了,也死完了。
直郡王寫了摺子說老十因為耽誤時間,所以導致災民大量死去,簡直是罪過。
可是在康熙眼中,一萬個老百姓也比不得他一個不受寵的九兒子。
老十為了九兒子不去賑災,這事根本沒錯。
而且老十路上賑災了,反正也沒有災民暴亂,這事也就是無功無過,於是也就批了這摺子三個大字——知道了!
直郡王一看,就納了悶了。
總之他也是研究過康熙的摺子的。
有時候他批知道了,好象沒火氣,可是事後能幹翻一堆不作為的大小官員,擼得人家直不溜兒的。
有時候他批知道了,好象就是知道了,然後好幾年都沒下文了。
所以他不理解康熙對老十這個知道了,是哪個知道了!
直郡王身邊也是有謀士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也有理,直郡王被這群文人吵的腦袋大也是沒辦法。
雖然很恨敦親王,但在老十跟太子公然撕破臉,沒什麼迴旋餘地後,謀士基本都是一個道理,跟敦親王結盟吧。
太子能廢一次,就能廢二次。
畢竟看著皇阿瑪,好象對太子的耐心也是大不如前的。
直郡王懷著和平的願望,可康熙卻還是覺得說不定喝多了,他家最耿直的大兒子十兒子能幹起來。
他們兩個人幹起架來,完全不同於太子爺這樣的君子,老三那樣的慫貨,那是非常讓人頭疼的,所以這也是康熙這一次重排位的原因之一。
可這樣重排位置了,一個新問題出現了。
直郡王雖然沒帶孩子,但人家裡嫡長子,庶次子,庶三子都有了,人家不缺兒子。
三爺,四爺,五爺,七爺甚至八爺,個個都不缺。
老十身邊一溜兒坐五個兒子,個個可愛的不行,儼然一副人生贏家的模樣。
就老九,老哥兒光棍棍直挺挺一個人坐著,一臉尷尬之色,那場面,簡直是丟臉完。
剩下的小兄弟們雖然也沒有兒子,但人家小啊!
而且十二,十三,十四福晉都有懷孕了,年後就有嫡子女出生。
☆、1382。第1382章 五隻馬屁精【月票+47】
老三遙遙舉杯,對老九得意的微微一笑,老九嚥下憤怒,他現在看誰都在嘲笑他。
老十雖然心疼九哥,但今天他家兒子有節目要表演,不然就借給九哥了。
今天康熙並不開心。
原因是昨天和心愛的二兒砸差點吵了一架。
康熙一向都會給一點瑣事給太子爺去辦理的,而不管是再小再麻煩的事,太子爺一向都做得完美無缺,可以說什麼事交到太子爺手上,康熙是真放心。
不然也不會考慮了二年,發現其它兒子都是各有各缺點,還得把大清朝交給太子不可,這才有了太子的復立。
就是老十不上這個摺子,康熙也要暗示大臣們上了,所以,就跟老十對他九哥說的那樣,太子復立,他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功勞,反而還是蹭了點便宜。
可這回,康熙發現隔了好幾天了,太子爺還沒做好這點小事。
康熙不開心了,問他,你最近有什麼急事,正事都不辦了。
太子爺就面露悲痛的道,弘晳受傷,這傷在兒身,疼在阿瑪的心中,所以,他最近無心辦公,只想陪在兒子身邊。
這一懟,康熙本來還是心一軟,覺得當年他也是這樣,還跟太子爺說了說你小時候一生病,朕是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