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放鬆找野兔子,最後回到家時,還是弄到了十幾只野兔子,雖然不算多,但四家也可以各分三隻,夠吃幾天了。
見到他們回來,大家都很興奮,可是隻有少少的糧食和幾隻野兔子,大家就明白了外面的世道越發艱難了。
阿信和阿志不在家,胡大嫂胡大哥自己煮飯吃,養了近兩個月了,倆人除了斷骨還沒完長好之外,身體已經養得很不錯了。胡大嫂臉上甚至有了些紅潤,連原本乾枯的頭髮都有了些油水。
見到阿信和阿志回來,兩人更是開心的不行。這幾天,他們夫妻兩也開始和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了,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胡大嫂折的是左手腕,下地幹活不用手的地方,她已經跑得很利索了。天天還出去摘野菜,只不過是一隻手幹活,慢一些罷了。
胡大哥還不能走,但可以坐著幹活,天天還能幫著大家割蘆葦嫩莖葉,他拿凳子坐在地裡,把身邊一圈割完了,再挪動凳子,一天下來,割的居然比劉大娘還割得多。果然是幹過活的人,幹起活來就是麻利,也不怕累。
聽說野韭菜的小蒜仔兒可以醃製起來慢慢吃,胡大嫂忙討問製作方法,其實她很會做鹹菜,大家稍稍一提,她就明白了。末了,她還感激的說:“以前我們也挖了吃,都是直接炒的,吃過了季節就沒有了。”
“那是,我們以前也不知道,都是阿湖教我們的。你別看阿湖年紀小,會的東西可不少。不管什麼東西,到了她手上弄出來就是格外好吃。”劉大娘笑道。
“是啊,她教我們做會了好多菜,可厲害了。要不是她這麼會聰明,我們的日子哪能過得這麼好。”張嬸嬸也說。
幾個女人七嘴八舌的講起辛湖的事蹟,令胡大哥胡大嫂兩人聽得目瞪口呆。雖然,阿信和阿志也會說一些,辛湖的事情給他倆聽,但他們沒親眼見過,自然也沒太放在心上。況且,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胡大嫂象辛湖這麼大的時候,也一樣天天洗衣煮飯,帶弟弟妹妹,農忙時也一樣下地幹活。
“喲,阿糊這麼厲害啊。”胡大嫂不由的多打量了辛湖幾眼。
她現在也知道陳家沒有大人,就幾個孩子,自己過日子。江大山這個舅舅一走,就又只剩下幾個孩子艱難度日了。她只以為陳家在村子裡應該是最難過的,哪裡想到,阿湖小小年紀居然還本領大著呢。難怪,幾個孩子也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了。
實際上,以前他們家也不可能在太多的鹽來制鹹菜,一般都是採用曬乾的方式來保證冬天能多一些菜吃。但是很多菜曬乾了,就跟枯草一樣,很難吃。但醃製後裝在罈子裡密封起來,到吃的時候再開啟,比曬乾了再煮要好吃的多,又不是會枯得象柴一樣,都水靈靈的,好吃的多。現在他們家也分了兩斤鹽,還有上次分的五斤鹽沒吃完,醃一小罈子小蒜仔兒的鹽也不要多少,她才肯醃呢。
辛湖對大家的誇獎已經免疫了,不以為然的笑了笑,又開始張落著分東西。
帶回來的糧食,基本採取平分的方式,只是陳家全是孩子吃的稍微少一些,就多分了幾斤給謝家,謝家人口多啊。兩隻母雞自然是歸謝家了。蛋是四家平分的,本來大家要多分點給謝大嫂吃。
謝老夫人不好意思要,說:“不用了,我們得了兩隻下蛋的母雞,以後天天都有蛋吃了。哪能還佔便宜。”
幾隻小雞小鴨直接分給胡家了,其他人家裡都已經養了。喜得胡大嫂直說:“等以後我們家的雞鴨下蛋了,就分給大家吃。”她只打算留一些蛋,明年孵新的小雞小鴨,蛋可沒想著自己家人吃。以前在老家也一樣,蛋都是留下來去換鹽的。
“家家都養了,你們自己吃吧。”大家笑道。
兩隻小豬仔,還是讓辛湖去養了,他們家孩子多,平兒又是個會幹活的,可以去割豬菜。
柿子樹正好分給大家,每家兩棵,陳家上次已經栽了兩棵,這回全村四家,每家都有兩棵了。
那些竹器,也都一一分了,農用類的,四家平分,日用類的,胡家多得了一點,總之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些象樣的桌椅板凳了。至於那五隻小竹馬,可把孩子們興奮壞了。沒一會兒,五個孩子就全騎著小竹馬,在門口玩樂起來。
“這個玩意兒好,又新奇又結實。”劉大娘誇道。
“是啊,小孩子們騎著玩,雖然不能象真馬那樣能跑,但搖著也很有趣,在這裡難得找到個可心的玩物給孩子們玩,這馬算是精貴物品了。”謝老夫人說。
要是以前這竹扎的小馬兒,阿土也不至於喜成這樣,上去就不肯下來了。以前家裡也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