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1/4 頁)
“哼,拿我兒子出氣,可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辛湖看著兒子的傷,又是痛又恨。她記下了這筆帳,德妃與賢妃的事,她可不會就這麼輕易放過。
“暫且不要理會她們,我就不相信了,皇帝還能護得住她們多久?”大郎咬牙切齒的說。
皇帝年紀大了,兩個兒子出事後,更顯老態了。只要皇帝一死,無論是誰繼位,他都有辦法去找回場子,那時候,他倒要看看,有誰還會護著德妃與賢妃。皇帝一死,這兩位就是太妃了,太妃如果有兒子當王爺,現任皇帝又與這位王爺交好,太妃還能出宮去兒子府中當太妃,過好日子去。
可是,如果沒有兒子,太妃又受到新皇帝的仇恨,那日子可就慘了,死都死不了,只會活著受罪。
十一歲的皇六子看著半夏,都被德妃與賢妃處置了,而皇帝居然沒說什麼話,就知道自己在宮裡呆不下去了,否則搞不好就會丟了小命。大郎與辛湖都是有功之臣,半夏又只是個半大的孩子,居然因一點點被強安上去的小罪,就差點被打死了。這令他很是心寒與膽戰。他知道德妃與賢妃已經瘋了,而皇帝居然還任憑她們瘋。
於是,他與生母敬嬪商量過後,去找皇帝請辭離宮,去了一個偏僻貧窮的小地方當王爺。意思是說,他把自己放逐了,遠離了京城這個權力鬥爭的中心。從此去過與世無爭的富貴閒人日子。
實際上他可能連富貴閒人也算不上,因為他才十一歲,再怎麼成熟穩重,也不可能象燕王那樣能順利在涼平府站穩腳跟。所以皇六子只能關府閉戶,窩在自己的王爺府中不出來。以期待皇帝又朝一日能想起自己,又或者新皇帝能多少照顧一下自己。不然,他這苦日子就有得捱了。
皇帝其實還是蠻喜歡皇十六子的,況且這個孩子也十分聰明伶俐,看著這個小兒子,他內心的親情又回來了。可是,一想到皇三子與皇四子,他又明白皇六子真的只能離開了。所以皇帝大手一揮,封了才十一歲的皇六子為靜郡王,即刻去封地泊州。
泊洲這個地方,比起涼平要強上一些,但也一樣地廣人少,一樣是山區,經濟也不算多富庶。好在皇帝怕這個小兒子也喪命,同時還安排了重兵護送靜郡王去封地,還給了他二千親軍護衛兵,及一些有能力的幫手,包括不少的錢財。
皇帝真心希望這個小兒子能過上安穩的日子。這已經是他唯一的一個還有可能當富貴閒人的兒子了。泊洲不算多好,但也不算太差。朝中諸大人與後宮對此事,都沒有多大的反響。
與此同時,皇帝升了敬嬪的份位,敬嬪一躍成了淑妃,與德妃,賢妃比肩。
“母妃,兒馬上就要走了,以後在宮中您只能自己多保重了。”靜郡王扶著淑妃,帶著哭腔,十分不忍離去。
他們母子在宮中的生活,一向安穩,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皇三子與皇四子頭上。淑妃又一向低調,他們母子二人,都以為自己會平平安安的當個富貴閒人。哪裡想到,皇權的爭鬥如此慘烈。不過幾天的功夫,就差點變了天。
“我兒才十一歲,連皇宮都沒出去過幾次,連京城都沒有離開過,就得獨自去千里之外,況且路上也不會太平。你一定要小心,可不能著了道。一定要好好的活著,長命百歲的活下去。”淑妃撫摸著兒子還稚嫩的眉眼,忍著眼淚不停的交待著。
“兒子知道。”靜郡王點頭,心裡也一陣陣害怕與迷茫。對前途的迷茫,及命運的害怕,令這個原來俊秀的小公子,變得憔悴不已,雙眼越發顯得大了。
淑妃心裡恨得在滴血,但卻要在兒子面前保持著安靜,她不能給兒子再新增害怕了,她怕兒子會支撐不下去。她只能鼓勵他,安撫他,給他信心。
靜郡王離京,除了帶了皇帝的人,還帶了自己的心腹及淑妃給的幾個心腹宮人及外公家暗中派出的人手。大家團團圍住靜郡王,就怕有個什麼閃失。實在是大家都知道,一路上極有可能有殺手來刺殺靜郡王。
靜郡王一走,太子與興郡王就成了德妃與賢妃打擊的目標,不過此時的太子和興郡王可不比以前了。太子是儲君,興郡王又是他的嫡子,下一任的儲君,在皇帝沒有表態要廢除太子的情況下,很多人都不敢動太子了。況且大家都明白,皇帝眼下就剩下太子與燕王兩個兒子了,太子上位的可能性極高。誰活得不耐煩了,敢得罪下一任的皇帝。
所以,德妃與賢妃折騰了一陣子,也就消停了。而這時太子和太子妃開始收拾當初壞了興郡王婚事的一些人。
而那幾個已經訂給了皇三子與皇四子的姑娘家,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