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據。”
皇帝也只是驚奇了一下,洋人可是發明了自鳴鐘和千里鏡,自己民間有些能人異士也是應該的,他從來不小瞧天下人。
皇帝決定帶著兒子一起私訪他口中那個有著許多神奇東西的工坊。
這四爺愣了一下,這老爺子還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敏寧那些工匠早就從宅子裡搬到西便門,西便門這一塊有足夠大的場地供他們研究。
皇帝帶著四兒子身邊跟著幾個侍衛來到了西便門,這裡還有一座拱衛京城安全的旗營,倒是不必擔憂安危。
一進門,就看到裡面熱鬧的景象。
林源見到四爺來了連忙過來請安,很快又猜到四爺身邊之人的身份,顫顫巍巍的給兩人講解。
見到可以自己跑動的機械玩偶,皇帝皺了一下眉,怎麼是些來了的東西,遂問:“那所謂的驗冷熱器和驗燥溼器在何地方?”
“幾位請隨我來。”林源連忙將人往裡面引。
轉過了一排排大樹,就看到隱藏在樹木後面別具一格的房子,看著牆上那些瓷器片,皇帝讚歎一聲,“不錯真是心思巧妙,這些廢棄的瓷片還可這樣利用。”
四爺昨日來已經看過了,不過那是天有些昏暗,不像現在這麼明亮。
等進了屋子,在那高高大大的窗戶映襯下,牆壁地面都是白色的瓷片,顯得比尋常的屋子要亮許多。
那驗冷熱器和驗燥溼器卻不在屋裡,而是在二樓樓頂,林源一邊在樓梯上帶路,一邊解釋:“這樣這兩樣東西需要在室外測試,樓下人來來往往會影響結果,在樓頂就沒有這個擔心了。”
樓頂有一小塊地方是平的,林源繼續道:“庫房偶爾也會在這個樓頂曬些糧食。”
皇帝點頭,這種房子對於百姓來說倒是實用。
兩樣驗冷熱器和驗燥溼器都是木頭製成,顯得有些粗笨,林源手裡還拿著一個冊子,冊子上記錄了資料。
呈上去,四爺親手接過轉交給了皇帝。
皇帝翻開後,發現有些地方是用洋人的數字記錄,這些數字學過幾何的皇帝自然能看得懂,只是沒想到在一家不起眼的工坊也能見到。
“這數字你們都看得懂?”皇帝隨意翻了翻,問向林源。
林源嚥了咽口水,緊張的回答:“回這位大人,我們主子要求我們記賬都用這種數字,所以想要看懂賬目,就得先學會用這些數字。”
皇帝沒說什麼,四爺反而先凝起了眉。
皇帝笑了笑,對四兒子道:“你這個格格有些見解,回頭可不要拘著她,難得我們愛新覺羅家也出了個能賺錢的財神。”
四爺強扯的嘴角,回了一聲,“是。”
又繼續看了看,記得都是些資料,皇帝將冊子交到一旁梁九功手裡,然後道:“回頭讓欽天監的人來查明,看看這種預測方式準不準確。”
“喳!”
林源一聽這話,嚇得魂都飛了,沒想到真是萬歲爺。
他腳一軟直接跪在地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倒是很和氣,“起來吧,不要害怕,朕又不會吃了你,下面還需要你給朕講解。”
四爺踢了他一腳,“還不趕緊起來!”
林源慌忙的從地上爬了起來。
“下面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皇帝問。
林源慌忙的指著隔壁一個房間,“那裡,那裡是鑄字機和鉛字印刷機。”
“鉛字印刷機?是可以用來印書嗎?帶朕過去看看?”皇帝看了四兒子一眼,才對林源說。
自己兒子他還不知道,想必之前都是幌子這才是想讓他見到的。
四爺目不斜視的跟在皇帝身後。
等看到了鑄字機以及那些鉛礦,皇帝有些動容,“用這種材料可以造活字?不需要用銅?”銅在大清屬於稀缺礦石,大多用來鑄造銅錢,哪裡還能用來造字。
所以活字出現了這麼長時間,大清還是印書還是以木雕為主。
林源詳細的解釋了一遍,然後說:“這些都是我一個下屬從洋人那邊帶回來,我們的工匠改造了一下,更符合漢字使用。”
皇帝又問,“這一套下來需要多少銀子?”
“不貴,一套也就一萬兩出頭。”
這比動輒幾十萬兩的銅字是要便宜不知道多少,皇帝想到這種要是大規模普及起來,那麼書籍的成本會大量下降,那麼天下讀書人也會多起來。
這還不知道會造成後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