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的小本子也送去了。
沒想到沒過幾天為新人培訓時,他又看到了那人,才知道那小本子上的內容對於他來說很簡單,但對於沒有接觸過的就猶如天文一般。
馮翔詳細的給這人開小灶,又帶他跑了幾次新聞,看了報館出報紙的詳細流程。
可謂是事無鉅細,怕他忘記,還將報紙發行流程繪成了圖案交給他。
這樣做的不止他一個,他明顯發現好幾個同事帶人時也是這樣神神秘秘,再聯想到自己身上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後來這樣乾的人多了,也沒見報館阻止,大家直接光明正大給自己同鄉開起小灶來。
大約過了一個月,到了年前,有不少人聚在一起辭工,讓報館瞬間空蕩了許多。
原以為也就這樣了,但沒想到新年之後,又招進來更多的人,報館人直接爆滿。
這些人天然地北口音繁雜,交流起來都費力,後來報館便規定在報館內只准說官話。
“哎!這個報道總編那邊還是不給過!”張紹陽拿著一張稿件出來,語氣有些煩悶。
“就是那個內閣大學士佔了鄰居過道的新聞?”馮翔聽到他的話,抬起頭問了一聲。
張紹陽鬱悶的點頭,“只要涉及官員,這些報道都壓下來了,咱們這報館都快成了朝廷的了。這些明明可以報,但那兩個總編偏偏給打下來了。”
馮翔心有感觸,切切道:“可不是,誰讓總編也是官員,咱們這報館根腳不純。”
這樣一說,一旁不少人跟著附和:“可不是,我也有許多報道被打下來,也不給個理由,只一句不準報。恨的我都想跟那兩個王八蛋打一場。”
能讓文人說出這些話,可見是積怨甚深。
張紹陽心裡暗喜,裝出不經意的模樣,發狠道:“現在京城也出現幾家報館,再這樣裝孫子,還不如干脆我們自己也出去辦一個!”
這個提議一提,不少人眼中一亮,是呀,他們都是報館的老人,那些報道能過哪些不能過早就清清楚楚,根本用不上那兩個總編壓在頭上,外面那群半吊子都能開報館,為何他們就不能開?
一群人小心的看看對方,有人立即從座位上起身站在大門口把風。
其他十來個人都聚在張紹陽身邊,“張兄,要是我們辦自己的報館,你有什麼好章程?”
張紹陽表現出驚訝的模樣,就像是原本只是隨口一說,突然發現這些人是來真的一樣,他臉上慎重起來。
“我看江南那邊文社開報館都找鹽商出錢支援,我們要開報館先期得有一大筆錢買字買排版印刷機,這是少不了的,至於報館地點先期先湊合,以後有錢了再整個好地方。這京城的富人肯定不少,我恰好認識一位,就是時常在我們報紙上打廣告的那家。你們要是同意,我可以跟對方商量一下。”
讓文人拉下面子跟商人同流合汙,不少人過不了心裡那一關。那豈不是說這報社也有商人一份?
不少人頓時沉默了下來,看得出心裡還是不甘願的,張紹陽像是看出這些人心裡所想,又繼續說:“這人到沒有其他要求,就是想在報紙上給他留個廣告位,廣告費只出別人的一成。若是以後我們能將這筆錢還給他,那麼廣告費還是跟其他商人一樣競爭。而且報館報道內容都歸我們管,他沒有權利干涉。”
這個條件豈止是好,而是太好了。
“那個商家願意?這明擺著對我們有利。”有人狐疑的問。
張紹陽苦笑一聲,然後拍了拍旁邊那一沓往期的報紙,“你們也不看看咱們這幾期的報紙,上面的廣告哪個不是跟總編拉過關係,這廣告位都快成了總編自家的了,早先那幾家支撐咱們家報館的商戶都被擠了出去。這些人自然不願意,就想辦一家自己的商報,但是這些人又不懂怎麼辦報紙,便想著先投錢支援一家,等摸清辦報紙的流程後再自己辦。”
簡單來說,就是打算借雞生蛋。
只是這個方法對於兩方來說都有利,報館這邊解決了先期資金,度過了最開始的開頭萬事難。而商人那邊也沒有損失,只是借出去一筆銀子,後期還會還回來。這期間還能得一個只需出一成費用的廣告位,附贈辦報紙的流程,怎麼算都有利。
但其他人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他們能辦報別人自然也能辦,以後要爭奪報紙的市場份額自然是各憑本事。
“那要不就試試?”有人看了一眼周圍的人,試探性的問了一句。
第47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4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