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有說:“那個,惜文同學媽媽,你怎麼把孩子都帶出來了?我們公社有野狼的你曉不曉得?”
“我們也不是自己過來的,我們生產隊的人過來辦事,我們跟他們一起走。你們這邊荒灘上都在開荒,人也很多,很安全的。”董新蘭換了笑臉,喊:“李叔叔好,曹嬸嬸好。我是李惜文最開始的大學室友,我叫董新蘭。”
“你好。”曹月英笑笑,擺出不管李家閒事的態度,出去井邊幫女兒洗茶杯去了。
上門就哭的客人是不可能泡茶招待她的,幾位全部都是白開水,不過兩歲的大娃娃還是有一點優待,李惜文看他瘦的可憐又特別乖,單獨給他兌了半杯溫水,裡面加了一撮白糖。
這小孩喝了一口糖水就扒住茶杯不放,喝光了還喊:“要,要要。”
女孩子懷裡的那個小嬰兒被嚇到了,扭一扭哭起來,聲音弱的像小貓叫。
沈掌珠哭著把小的抱過去哄著,一邊哄一邊眼淚又成串的往下掉。
曹月英最討厭這種有事不說先哭一場的人。她站起來說:“你有話直接講,你這樣哭,再過一會你們不走,夾溝生產隊的人回去你們趕不上,這一群孩子怎麼回家?”
沈掌珠抽泣,“李惜珍,李惜珍把她的孩子給我們送來了。可是我們哪裡養得活他?”
“李惜珍不是結婚了嘛,她的孩子又不是你們家的,憑什麼讓你們家養她呀?”李惜文表現的對李惜珍的事情完全不知情。
“她在隔壁河嘉縣的農場勞改,生下來孩子沒有奶,知道我們家下放在這裡,就託管教幹部把小孩子給我們家送來了。”董新蘭皺眉,“我弟弟都已經斷奶了,這個孩子也沒有奶吃,就是食堂裡打的粥給他喂一點點。這樣養怕是養不活。到底是一條人命,我媽聽說你們家在這裡,就想來找你們想想辦法。但是她臉皮薄,不好意思開口。”董新蘭自嘲的笑,換了她是李惜文,她估計也是要跳腳罵人的,可是誰能眼看著嬰兒活活餓死?她只能硬著頭皮做她討厭的人。
“大人作孽,小孩子吃苦。”曹月英站起來,“我先給這孩子喂一點糖水。惜文,你去生產隊不管哪家問一問,誰家有小米願意換,只要我們家有的東西都換給他。跑快一點。”
“好的。”李惜文站起來。
董新蘭跟著李惜文走,說“我和你一起去!”
行吧,願意跟就跟,有你在肯定是換不到小米的。惜文就和董新蘭一起走,到了村裡她跑了七八家,家家都搖頭說沒有。聽過李惜文是給夾溝村下放的幹部家的小孩子找小米。倒是有人說:“現在家家都吃救濟糧,哪裡還能有小米留下來。就是有,那一點點夠娃娃吃幾天?縣裡的農場要是有養羊,說不定還能去找一點羊奶。”
這話董新蘭聽得很明白,從村子裡出來她的臉就垮下來了,說:“勞改農場肯定有羊奶,李惜珍為什麼又要禍害我們家!”
“是你家。和我家沒關係!大伯伯家也和我們家斷絕關係了。”李惜文猜董家養的不是李惜珍的孩子,是朱領導的孫子,她聳聳肩直接說:“李惜珍把孩子塞你們家,你們把孩子給她塞回去就是了,留著養圖什麼?”
第106章 知識改變命運
董新蘭自己其實是不贊成家裡撫養李惜珍的孩子的。
但是她爸爸認為他們家下放到農村來而不是去農場勞改,說明他們家本身並沒有問題,不過是受李惜珍連累而已。她爸爸還認為事事都趨吉避害的人或者不會經歷坎坷,但是想要出人頭地,人生就免不了有起有落。
撫養李惜珍的孩子好處是很多的,一來可以體現他們家天性善良為人忠厚,這種品質在任何時候都受人歡迎,對他們家回城很有幫助。二來還可以賭一把朱領導東山再起。三來正好有機會接觸靠山不止一個的李大海一家,要是能恢復親戚關係那就更好了。
現在李惜文直接問圖什麼,顯然已經看穿她家撫養這個孩子的目的。董新蘭到底年輕,滿臉通紅不好意思再說話。
李惜文再問過兩戶人家都沒有小米,就喊董新蘭回去。
曹月英叫女兒出去晃一圈就料到女兒會兩手空空回來。自己家現在擺在外面的糧食就剩不到一百斤的黴玉米麵,這東西是不可能給嬰兒吃的。她盡做人的本分,把碗櫃裡的大半瓦罐糖連瓦罐拿給沈掌珠,說:“也是我們到梨樹村落戶都沒有誰家生孩子,這罐糖才能留到現在。你給孩子沖水喝頂一頂,還是把孩子送回農場去吧,農場就算沒有羊奶,親媽還能申請購買奶粉,國家不可能真叫那麼大點孩子餓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