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頁)
陸大鷹死了,死在了自己親生女兒手裡,最後還笑得灑脫地說不怪陸懷瑾。
“你就是老子的兒子,一輩子的……兒子……”
只留下這麼一句話的陸大鷹就這麼笑著走了。
徒留痛不欲生的陸懷瑾只剩下了抱著他的父親獨自哭泣。
可惜的是,國家衰落動盪,陸懷瑾又大受打擊,他費盡心思的那些工廠到底還是失敗了,顧韻與陸初夏兩個腦子不正常的後來他也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儘管知道這兩人在最後失蹤的時候,身邊有人販子出沒,身心俱疲的陸懷瑾也沒有絲毫反應。
等到北伐軍的到來之後,一無所有的陸懷瑾這才帶著陸大鷹的骨灰離開了這個傷心地,青州城。最後徹底投身於革、命當中,卻因為太過不顧及自己的生命,為了救下一位戰友被一個炮、彈擊中,同樣的——
死無全屍。
那是和溫暖一樣的死法……
第114章 民國少帥哥哥(三)
可以說; 原劇情那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愛情至上的故事; 主要就是想要表達一種不管是多麼深刻的國仇家恨,在最獨一無二的愛情面前那都是一無所值的思想。
什麼,你說男女主之間隔著殺父之仇?
可只要有愛情,殺父之仇又算的了什麼呢!
什麼,你說男女主生在軍閥亂世,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可只要有愛情; 即便活在亂世他們也依舊能品嚐到最甜美的愛情果實!
什麼; 你說男主身為匪徒,燒殺擄掠; 滿手血腥,女主自己一整個村子的人都是被土匪所殺,要銘記仇恨; 不應該跟他在一起?
可是他們已經愛上對方了啊!難道不是他們的愛情才是最美好最要緊的嗎?死去的人已經死去了; 已經不會再活過來了; 而他們活著的人難道不應該好好地珍惜心愛的愛人,然後跟他一起好好地活下去嗎?更何況; 男主已經被她感化的,已經不再作惡了; 難道這不已經是對那些死去的最好的回報了嗎?
嗯,這就是女主陸初夏貫徹了整個故事的唯一想法。
就是因著這樣的想法,她對被她連累死的那些照顧她; 關心她的村民們毫無愧疚; 她對一直把她當做唯一親人的; 意外死在了男主手中的小溫暖沒有一點懷念,她對才認了沒兩天,就已經對她倍加關愛的,最後意外死在她槍下的陸大鷹沒有一點在意……
這些人不過就是她與男主作來作去,從而作得感情越發深厚,越發離不開對方的踏腳石罷了。
而對方最後的瘋癲也不過就是因為她心心念念愛著的,視作生命中唯一的男主的死亡,對她的打擊太大了,以至於她完全無法接受,而呈現出來的半瘋癲狀態罷了。
是的,自小愛護著的她的村民的死去,她沒有瘋。跟她同甘共苦,為了她受盡委屈,最後絕望死去的溫暖的離開,她沒有瘋。意外槍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她沒有瘋。
僅僅是因為一個曾經百般羞辱她,傷害她,差點使得她被人輪x了的,只給了她一點小甜頭的男主的死亡,卻導致了她的瘋癲?
溫暖只覺得女主這樣的操作也是很騷了。
為此,憋屈的十分厲害的溫暖還特意認真地看了看這對婆媳倆,在陸懷瑾黑化之後,又到底落得了什麼結局。
然後溫暖就看到了,這兩位被丈夫/兒子的死刺激的半瘋癲地日日來陸懷瑾的門口辱罵個不休,要他去死,最後不出意料地就被青州城內心懷不軌的人販子給盯上了。
而作為女主的陸初夏的姿色就不用提了,就連顧韻也因為雖然已經到了四十歲,但被陸大鷹嬌養著,寵慣著,錦衣玉食,高床軟枕的養著的緣故,即便被陸懷瑾趕出了大帥府,因為自己還有私庫的緣故,生活質量也依舊沒有絲毫的下降,所以看模樣倒不像是女主的婆婆,反而更像是比她大不了兩歲的姐姐。
這兩位雖然整個青州城內的人都知道她們與大帥府的關係,但看著她們日日謾罵個不休,再加上就兩個纖弱的女子,陸大帥根本就沒有派任何人前去保護的意思,就知道她們應該是跟大帥府決裂了。
呵呵,這樣一來——
等到綁到這對婆媳倆,甚至還從她們家搜到了那麼多金銀首飾的時候,那些個人販子們都還沒有反應過來,整個過程竟然會這樣輕易。
然後就生怕陸大帥發生了似的,連夜帶著銀錢,又綁著這兩個女人就出城了,一個轉手就將其買到了南洋。
天曉得,民國時期的南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