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自然不會忌諱將緣由講清楚。
太后輕笑起來,笑中有種別樣意味,眼神朦朧曠遠,“這不是一言半語能說清楚的,簡單來說,我本是先皇宮中的普通宮女,有幸得到先皇喜愛,才有了今日的大理新皇,只是那時我孤身一人,身無所憑,先皇過不了多久,便將我拋諸腦後。先皇最受寵的媛貴妃找到我,說若我所得為男,便交予她撫養,以她得到的寵愛和家族勢力,以後孩子的前途無可限量,我深知她所言不虛,幾經考慮,便依了她,並答應她隱遁起來,從此只做一名宮中普通的僕婦。時間久了,宮中粉黛無數,若過眼雲煙,早已沒人記得我這個當年的小小宮女。”太后說著,眼角晶瑩閃動,似是想起當初無數的漫長歲月,“本以為我就這樣默默一生,只要看著鄭兒過得好,便罷了。可不知為何鄭兒竟知道了當年真相,他隱忍不發,只是暗中吩咐下人免去我所有活計,直到他登基,才有了這樣的旨意!”
漣漪聽完並不十分震驚,這樣的宮廷秘聞,在歷朝歷代很多見,只是沒想到這樣的事情會真實發生在身邊,她淺笑著安慰道:“皇上確是有心了,可見您的一番苦心並沒白費,現在該是苦盡甘來了!”
“皇上確是有心,只是他坐上那個位置,身上的擔子也重了,不光要顧及百姓的安居樂業,還要顧及朝中各方勢力的均衡,確是不容易。”太后將漣漪拉至身邊,緩緩說著,臉上洋溢著慈愛的笑容,“只是他立我做太后便罷了,竟然不肯立後,隻立彩霞公主做貴妃,這樣一來,朝中各方勢力均蠢蠢欲動,眼睛緊盯那個後位,揣度皇上心意。”
礙於太后的交情,漣漪耐心的聽她說下去,其實心中於大理朝事頗為不以為然,他對段其鄭是有些不喜的,他對她似乎從沒做過什麼正大光明之事,她又怎會為他的國事操心,她保持著笑意道:“這些國家大事,漣漪是不懂的,太后難得來一次,我去泡壺茶,也讓丫頭們準備些小點心,只是今非昔比,太后娘娘不要嫌棄才好!”
太后拉住漣漪衣袖,繼續道:“慕容姑娘,你可知道‘撫瀾院’和‘幽藍殿’的故事?!”
漣漪頓住腳步,打量太后慈愛的面容,不知她為何提起這個。
“‘撫瀾院’當初曾叫‘挽香院’,只因皇兒當年在南下之時,遇到個傾心女子,將其接回會王府,準備迎娶,可沒想到那叫微瀾的女子,在得知皇兒的真實身份後,抵死不從,惹得皇兒暴怒,卻也無可奈何,最終那女子病死於‘挽香院’中,皇兒因想念她,才將院子更名為‘撫瀾院’。多年來,院中物什都維持著原樣,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可他卻讓你在裡面住了那麼久。”
漣漪心思百轉,早就懷疑段其鄭,其心可誅,將她安置到‘撫瀾院’中,讓眾女子將眼光都放到她這裡,對她敵意頗深,如今看來他的確是他有心為之,未曾想‘撫瀾院’還有這樣一段故事,這讓她對段其鄭更添了一層不喜。
“‘幽藍殿’其實是先皇寵妃——葉赫氏曾居住的地方。”太后見漣漪面色平靜,無動於衷,只得輕嘆一聲道:“說了這麼多,你還不明白!?”
漣漪沉默下來,不願再去深究,更不想同大理皇家拉上任何關係,只是敷衍的維持著容色平靜,緩緩道:“太后所言定然不虛,只是我依舊不懂,皇上和我相識,自開始就是一場交易,雖然此次我尚在局中,不知他所言所行,到底為何?但恐怕太后娘娘是誤會了。”
“是皇兒愚鈍,卻不是我誤會了!他是我的兒子,他心中所想,我清楚的很。你別看他平日裡花前柳下,左擁右抱,看似風流其實骨子裡的執著,卻是旁人無法想象的,當他真正認定心意時,他便笨拙得不知如何表達,當年的微瀾姑娘如是,現在的你亦如是。”太后緩緩說著,邊說邊打量漣漪容色的變幻,似是想從她臉上看到她心裡所想。
“我們大理雖然體制完善,卻不比其他地方,我們並不重視門戶之見,若是皇兒想立你為後,希望你不要推辭!”太后此刻緊緊握住漣漪的胳膊,眼中的期盼之色更重了,壓得漣漪心頭深重,彷彿拒絕她,需要很大勇氣。
漣漪倏然一驚,美目間盡是不可置信的驚詫,“太后娘娘,我想您真的誤會了!我和皇上根本連朋友都算不上,一國國母怎麼可能?!您真是嚇到我了?!”
“若是皇兒喜歡的是其他人,我未必願意,說不定還會想盡辦法阻止她,而你心地善良,容貌出眾,絕對配得上他,也將會是大理臣民之福,社稷之福!”太后眉頭皺紋舒展,似乎想到了以後,笑的慈愛,“大理國母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做的,這是你的福氣,傻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