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4 頁)
話向李想傾訴的時候,心與心的距離只有嘴唇到話筒那麼遠;當她把牽掛收藏進日記的時候,思念是鋼筆和紙的摩擦;當她坐在火車上旅行的時候,思念是隨風遠去的農舍和炊煙;每一個清晨和黃昏,思念就是天邊那一抹最美的雲彩;每一個燈火闌珊的夜晚,思念就是睡夢中悄然而至的那一曲悠遠的旋律。
彷彿光陰在彈奏琴鍵,從指尖一路歡快地跳躍著離開姜琳遠去,竟然悄無聲息。那些曾經,已經不再屬於現在的自己,或者,也許就收藏在姜琳記憶的深處,帶著一點失落的味道,留下了沉澱的痕跡。
夜晚的風,依然包含著清新的味道,不停地吹拂起姜琳的長髮。她站在陽臺上,心緒如同擦肩而過的風。
一望無際的大廈隨著城市的喧囂淹沒了樹木的生長,盛世的繁華在夜晚被渲染到極致的美麗。
姜琳寧願脫離繁華的世俗,去空曠的原野肆意地奔跑,與心愛的人在草葉間張揚著浪漫的情緒。碧海、藍天、青山、綠樹、白牆……一切都那麼自然。微風輕拂,幸福的感覺將會盪漾著散開。
恍惚中,姜琳彷彿看見蝴蝶在飛舞。脆弱的翅膀堅強地扇動著,就象雨中落了滿地的美麗花瓣。沁人的花香穿越所有的時間和空間,緩慢地滲透姜琳疲憊的身體。在這個瞬間,充滿了浪漫的氣息。
№47
姜琳和李想是青梅竹馬。在龍城這座漁港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他們牽手並肩的痕跡。
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姜琳經常假裝不舒服,讓李想揹她回家,手裡舉著漂亮的風車。小路旁邊的蝴蝶可以證明,實在的李想揹著姜琳,在她家門口爬了六年的坡。
進入初中,姜琳已經長成一個穿著白衣藍裙的少女,頭頂束著驕傲的馬尾,蕩在李想的腳踏車後座上。
“李想,你做過什麼特別的夢嗎?”姜琳曾經非常認真地問李想。
“好象沒有什麼特別的。晚上做的夢,我早上起來差不多全都忘了。”李想的回答令姜琳失望。
“那你將來想幹什麼呀?”姜琳接著問道。
“成為科學家。不過,我只想研究三個問題,天空、海洋、生命。”李想說話的時候,非常希望向姜琳展示自己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嗯,還差不多。我批准啦!”姜琳喜歡李想這樣的目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