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頁)
山。碗坨、烙糕、油酥餑、玫瑰餅、驢打滾……不斷地刺激著他們的味蕾。
在昆明,金馬、碧雞、三市街、滇池、西山、盤龍江,還有美麗的石林。過橋米線、汽鍋雞、蒸火腿、燒餌塊、清湯排骨大芋頭……風味獨特,勾引著兩個人的口水和饞蟲。
其實,姜琳主要是為了給李想排解壓力,儘量調整恢復李想的狀態,讓李想能夠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
但是,李想明白,作為一個男人,如果有夢想,必須透過事業的成功來實現。李想甚至連正式的工作都沒有,夢想當然也就無從談起。
高考如同一把有魔法的尺,把姜琳和李想劃成了一對高低有別的平行線,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向前延伸著。
這個世界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有人在屋裡做夢,有人在門外發呆。猜不出答案,解不開密碼,只好享受等待的無奈。正常的心態是快樂的彼岸。
人生好象很長,不過,最關鍵的卻只有幾步,尤其是在起跑的時候,充斥著難以把握的偶然因素。
所有的機會差不多都是這樣,錯過了,也許就不會再有。有一點象所謂的蝴蝶效應。初始階段的極小偏差,遇到特定的執行環境,將會被無限放大,導致意想不到的結果出現。非常無奈!所以,字典裡才會有一個詞,叫做珍惜。
№51
為了能夠讓李想振作起來,姜琳鼓勵李想在膠東大學附近開一家餐館,名字起得非常響亮:“獨一處”。
這個創意是姜琳的朋友璐璐幫她想出來的。在大學裡,姜琳和璐璐同在翻譯學院學習,她們還是上下鋪。
經過一段時間籌備,李想的餐館開張了。
姜琳安排唐薇來到威海,在李想的餐館裡幫忙。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唐薇帶著絢麗的色彩,走進了李想的生活。
唐薇沒有跟餐館的其他員工住在一起,姜琳幫她與自己同學的老鄉合租了一套兩居室的單元。不過,據姜琳的同學反映,唐薇經常夜不歸宿。或者跟那些在酒吧認識的朋友結伴而歸,行為類似三級電影,影象扎破眼球,音響虐待耳膜,所有情節絕對屬於少兒不宜。
有一天,姜琳的同學陪著她的老鄉來找姜琳。那個女孩長著滿臉的青春豆,樣子很傻,也很可憐。
女孩舉著一隻安全套質問姜琳:“我的杯子放在客廳,早晨起來衝奶的時候,沒找到隱形眼鏡,也怪自己大意,但是,你必須得給我一個正式的說法,奶裡怎麼會喝出這種東西?”
唐薇態度誠懇地接受姜琳的控訴和批評。直到實在忍不住了,笑著說道:“你有沒有問她味道怎麼樣?一定很特別吧!那可是男人奶,非常珍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