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我看過《天龍八部》,這時離掃地僧、蕭峰、段譽等蓋世巨俠出現的時間還尚早。再談談郭女俠,那是南宋,世事更迭了又更迭的。還有,這是文人治國的朝代,聽過蘇軾、柳永、王安石、范仲淹、司馬光、晏殊嗎?都是文人執政,就連展昭,他也要聽命包拯的,唯包拯馬首是瞻,所以這個朝代的政府是要打壓武人的!你們忍忍吧,再忍忍,不然就快點找好靠山,倚重朝廷命官,保住基業。這叫什麼?官商勾結?~汗~繼續抹汗~4、朝廷幾大支柱(重要頂樑柱,爭權奪利的焦點,整部的中心。)(1)御史府:洪恭仁、洪夫人 (育有一子,已故)下屬:史韶華、雲毅、李光、韋虎風(2)宰相府:朱廉 (育有一子,朱星延)下屬:孫律成、黃仙、張進(3)梁王府:梁王、安氏 (育有一女,西夕郡主)侍女:喜兒5、不得不提的外教幽雲教:耶律青、蕭燕姬(妹妹蕭湘女)下屬:火鳳、雷昌、小奴……
01、浴火重生臨受命
雲毅第三次踏入東京,和以前的情形完全不一樣。這一次,他精神抖擻、步伐穩健,與他同走的還有孫律成和史韶華,他們沒有稍作休息,便直接進入皇宮。
天子在集英殿安坐,孫律成上前稟告剿賊狀況,道:“卑職等奉命前去空島剿滅盜賊,幸得聖上庇佑,不辱使命,剷除賊首馮金龍,剿滅了盜黨之窩。”
皇帝道:“好,馮金龍乃是朝廷多年通緝的要犯,為禍一方,又敢公然派人入宮盜寶,簡直是目無王法,爾等消滅他們,是件可喜可賀之事,記一功。”
孫律成道:“多謝聖上。”
皇帝道:“雲毅,聽洪卿家稟告,賊首是你親手剿殺,你武藝卓絕,不負眾望,朕就嘉獎你,讓你留在宮中當皇城衛士。”
雲毅行禮道:“叩謝皇上,不過雲毅出身草莽,嚐盡人間冷暖,深知百姓疾苦,從小便立志要為民請命,而洪大人乃是忠君愛民之典範,雲毅希望能跟隨洪大人,正身立朝,匡扶社稷,為百姓謀福,為國家盡忠。”
皇帝道:“好,有多少人希望留在宮中當職,你卻希望跟隨洪大人。常言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既是忠君愛國之士,去到哪裡都是一樣。”
之後,聖旨下來,姑念雲毅與史韶華初次立功,雲毅封為皇城使,史韶華封為宣德郎,暫且效命御史臺,輔助洪大人直言諍諫,省察百姓疾苦,剷除貪官汙吏。
隨後,雲毅走進御史府,內心抑制不住激動,他等這一刻豈非等了很久?
洪恭仁親自到大門迎接他們,又把他們帶至內堂,指著牆壁上的刻字朗朗讀道:“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悲。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史韶華恭敬地聆聽著,洪恭仁讀完後,史韶華對雲毅講道:“此乃龍圖閣大學士包拯包大人所作,包大人在任開封府府尹前曾任御史中丞,正身立朝,廉潔奉公,天下百姓無不敬佩,人稱‘包青天’。”
洪恭仁道:“不錯,本官時刻以包大人為榜樣,便是希望為國為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雲毅聽完,點了點頭道:“雲毅謹記大人的教誨。”
回到內府,洪恭仁又把雲毅帶至書房。他從書架的暗格中取出一個檀香木的方形盒子,開啟一看,裡面藏著一把寶劍。洪恭仁娓娓道來:“這把劍叫‘無塵劍’,本官便將它贈送於你。”
雲毅抬手恭敬接過寶劍,只見寶劍制工精細、歎為觀止,拔劍出鞘,更是青光閃閃、寒氣逼人。
洪恭仁繼續道:“此無塵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賢士為鐔,以豪桀士為夾。”他誠摯地望著雲毅,接下去道,“其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下法方地,中和民意,以安四鄉。”
雲毅聽完,雙手託劍跪下去道:“屬下定然不辜負大人的重望。”
洪恭仁請他起來,欣慰地道:“你能明白本官一片苦心便好。”
剛退出書房,門口有兩個人在恭候他。雲毅好像在哪裡見過他們,只是一時想不起來。
那兩個人上前招呼道:“公子,你還記得我倆嗎?”
雲毅陡然想起,原來這兩條漢子便是曾經與谷辰軒、秋櫻困於山洞中的韋虎風和李光。
韋虎風與李光很高興雲毅尚且記得他們,李光激動地道:“當初困在山洞,還好公子及時搭救,不然我倆不是餓死,卻早悶死。”
“過獎了。”雲毅問道,“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