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頁)
。
梅蘭花反駁說:“這又不是科場考,看的是他知識面的寬窄和腦筋的靈活性。有什麼正規可言。”
回英福說:“要是這麼說,那咱就換一種方式:出一道固定的題目,讓他們自己說。然後再測試,就是提問,也要圍繞考題,這樣就不會跑題太遠了,也顯得公正。”
梅蘭花更是希望這樣的機會多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寫一張篆體字貼出去,誰能全認下來誰入選。最後一關仍然我把著。不過,我不再提問新問題,只補充提問考題的疑點,怎麼樣?”
梅友仁雖然不贊成,見梓、回二人點頭同意,也就沒再說什麼。
前世的王仕峰篆體字寫得特別好。梅蘭花曾模仿他的筆跡練習過。她之所以要寫篆體,也是為了喚起穿越過來的、前來求親的王仕峰的記憶。
筆墨紙張預備好後,梅蘭花用篆體寫了一封告白書:“王仕峰你在哪裡?我找的你好苦。你如果見到這張篆體留言,就到這家來找我。苦苦尋找你的梅蘭花。”因為書法字是單個排列,沒有標點符號,加之蘭花寫了一遍又一遍。不仔細推敲或者中間有不認識的字,還真不知到底寫的什麼。而對於梅友仁和梓、回二人,梅蘭花指名道姓要找王仕峰已不是什麼秘密。即使看出來也無妨。
篆體字帖貼出以後,圍觀的青年男子還真不少。梓維高和回英福在字帖旁邊轉悠,觀察著人們的反應,尋找能“全認下來”的人。
話分兩頭,距梅家莊十餘里的一個村裡,有一位給人修鞋的小夥子。家裡窮得叮噹響,每日挑個破修鞋擔子走街竄巷謀生。這天傍晚,恰恰來到梅友仁門口。看到一大堆人擠擠插插在看什麼東西,一旁一群一夥的人還在交頭接耳地議論,不由起了好奇心,也擠進人群去看稀罕。
近前一瞅,原來是一張大字。心想:“咳,這關我屁事!”扭頭便往外擠。
這時。有兩個讀書人也剛好要擠出來。一個問另一個:“仁兄。帖上字你認出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