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部分(第2/4 頁)
羅松一聽心中高興,李世民一來,很快就能見到父王了,因為房、杜二人說得清楚,秦王自有安排,我們就等他了。這樣我們一家就能團聚了,也了了孃親的一樁心願。探完親之後,父王病情好轉,我陪孃親還回大興城,效忠義勇王,王爺義薄雲天,待我們恩重如山,一天也不能耽擱,到時候就是父王不同意也不行,這叫各為其主。
羅松這樣想著,同時也為李世民進京之後,不辭辛苦先往羅王府而感激不盡,趕緊回到母親的房間,讓母親收拾一下,準備接駕,不管怎麼說,這是大唐的秦王千歲,不計前嫌,親自登府,要不接一下就太失禮了。
等姜老夫人收拾好之後,羅松陪著,丫鬟、婆子等人跟著來到前院,李世民在府門前已經等侯多時了,此時在府門前等侯的不止是李世民,還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孝恭、程咬金等等,基本上都全是秦王的心腹愛將。
原來,李世民出使義軍,滿載而歸,一進幷州地界,唐高祖李淵等人都知道了。和親停戰達成協議,又收了虎將程咬金,還賺回了羅松母子,李淵更加對二兒子刮目相看,下面的一切也都按李世民的意思進行。
因此,李世民剛到幷州城下,早就在那裡等著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孝恭、李元霸等一大幫全接出來了,隨後,右僕射裴寂陪著長孫王妃也到了。
雙方寒喧之後,按說李世民進京第一件事應該到父皇李淵那裡交旨,但李世民沒那樣做,而是讓裴寂和長孫王妃回去轉告父皇,他則帶著房杜等人往羅王府而來。
西府趙王李元霸也要跟著,李世民一看這種事他最好不要去,這不是去打仗,李元霸說話嘴不溜,費勁兒,還有鳥翅環得勝鉤上掛的那對擂鼓嗡金錘,那麼大個頭,要把老太太嚇著怎麼辦?於是找藉口把李元霸打發走了。
一路上,李世民告訴隨行護衛,一不鳴鑼開道,二不清街迴避,一行幾百人安安靜靜地來到羅王府。他知道肯定有人到裡面送信去了,也沒讓人催促,下馬帶著眾人在門口靜靜地侯著,一直等到姜老夫和羅松出府。
看到老夫人出來了,李世民搶步上前躬身施禮:“小王李世民給老夫人請安。”
他這一帶頭,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孝恭,包括有幾分不情願的程咬金等人,全都圍過來給老夫人見禮。
這些都是什麼人呀,個個叱吒風雲,姜氏夫人還都熟知,因此受寵若驚,滿臉的激動,“秦王殿下,眾位大人,使不得使不得,可折殺老身了,快快免禮。松兒呀,快請秦王和各位大人到府上一敘。”
羅松領命,過來跟李世民等人見禮寒喧,然後往裡相讓。李世民也沒客氣,帶著眾人和老夫人一起又說有笑就進了羅王府。
但府門再大,駕不住人多,就算一次能全部進去,也得有個先後順序,因為這些人的身份地位不同,尊卑自然不同。
李世民和老夫人當然走在最前面,此時羅松是本宅的主人,站在旁邊往裡相讓,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孝恭等人緊緊跟隨著李世民和老夫人往裡走,程咬金就落到這些人後面了,他也是有意往後躲,硬著頭皮往前走。
等輪到程咬金進府門了,羅松看到是他,真不想理他,心說,這個大腦袋朝秦暮楚算個什麼東西,真沒想到他程咬金是個這樣的人,義勇王待他不薄,他卻因為一點點不痛快就忘恩負義,變節投敵,實小人也!
但在自己家門口,礙於母親和秦王等人的面子,無論如何羅松還是陪上笑臉,儘量熱情地向程咬金拱手道,“請!”就一個字,沒有多餘的話。
哪知程咬金不屑一顧地把身子轉過去了,也不還禮,邁大步往裡就走,把羅松給晾到這兒了。(ps:第三更送到,今晚沒了,明天早起見。)
824。第824章羅松探親(3)
羅松一看也氣壞了,你程大腦袋還敢藐視羅某,要不是當著孃親和秦王等人的面,你這種人連我們府的門也不能讓你進,非把你趕走不可。羅松憋著火,表面上不動聲色,也不管程咬金了,快步追上了姜氏和李世民等人。
程咬金心說,你羅松算個什麼東西,反覆無常,朝三暮四,要不是迫不得已,老程的貴足豈能踏你這賤地?
姜氏和羅松把李世民等人讓到客廳落座,僕人獻茶後退出,聊來聊去,自然就聊到了幽燕王羅藝身上。
趁著這個機會,姜氏和羅松就迫不及待地把這次來的目的端出來了。
程咬金一聽,眼珠轉了轉,這才知道羅松是陪母親探親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