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王爺齋心仁厚,末將感恩戴德。但是打仗哪有不冒險的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啊。”李靖不無感動地施禮道。
“軍師,既然如此,我們倆換換,到時候由本王帶一少部分兵馬前去破陣,靠山王恨的是本王,這樣更能吸引他們的兵馬和注意力,軍師帶領主力攻取函谷關,更為妥帖。”
“不行,王爺乃一家之主,有不得半點閃失。再說了破陣這方面,末將指揮較合適。”
“不成,再大的成功,也換不回來讓軍師涉險的失敗”二人爭執不下。
李婉兒進來道“我看你們倆不要再爭了,婉兒給你們出個注意,抓鬮吧,誰抓到1,誰領兵帶隊去破陣,誰抓到2,誰領兵帶隊去攻取函谷關,這樣最公平合理,看天意如何。楊大哥,你是我們的王爺,自然你先來。”
李婉兒說著,將早準備好兩個紙團抓在手裡,搖晃了幾下,小手伸到楊勇面前。
楊勇充她一樂,暗道,這小丫頭真有鬼點子,抓鬮抓抓鬮,遂不假思索隨手拿了一個,拆開一看,面寫著赫然的“2”。
“我日,這不會吧”楊勇不敢相信,正欲說些什麼的時候,李婉兒快言快語道,“願賭服輸,看來這是天意,楊大哥,不必再和我爹爭了。”轉身又看向李靖道,“爹,不用問,剩下的這個紙團是1,爹也不用再抓了。”說著將也寫著“2”的另一紙團隨手丟盡了火爐。
李靖看著女兒長得如花似玉的臉,此時彷彿有點陌生,李婉兒充他閃了一下長長的睫毛。此事這麼定下了。
離開楊勇的帥帳,李婉兒跟著李靖進了他們的營帳。“你還來幹什麼,不去陪你的楊大哥”李靖瞥了女兒一眼,假裝生氣道。
“爹,婉兒知道,婉兒的那點伎倆逃不過爹爹的法眼,但是不用這種辦法,你們倆還在那兒爭執不休。婉兒知道爹爹和楊大哥都是好樣的,也都是真心實意在爭讓,但打仗講究的章法策略,不是義氣。婉兒知道爹爹智勇雙全,婉兒最佩服爹爹了,也一直以爹爹為楷模,相信爹爹的分派最合理,取關破陣準能馬到成功”
李靖聽到這裡,打斷了女兒,嘆了口氣道“算了算了,婉兒不要再給爹爹吃糖衣炮彈了為父現在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女大不留,養女終究不如養兒呀,這女兒還沒出門,跟心人一條心,而疏遠起爹爹來了”
“爹,你是在故意逗婉兒吧,你要再這樣婉兒真的不理你了,爹爹,”說著,雙手摟著李靖的脖子,撒起嬌起來,隨後父女倆都笑了。
從觀陣的第二天起,楊勇和李靖在營帳之加緊操練兵馬,李靖準備了一支三萬人馬的隊伍,為眾將士畫出了一字長蛇陣的陣圖,給他們詳細講解了一遍,並告訴他們“此陣法的厲害之處在於,你攻擊蛇頭,蛇尾會迂迴,將你包圍吃掉;你若攻擊蛇尾,也勢必受到蛇頭的攻擊而遭難。打蛇要打七寸,要破此陣,我們必須三面出擊,讓他們首尾難顧。”
楊勇和眾將聽了軍師李靖的分析,紛紛點頭稱善。
隨後,李靖將這三萬兵馬分為左右三路進行操練,左路兵馬一萬,由大將杜義帶領,負責攻擊長蛇陣的左翼,右路兵馬一萬,由桑木達指揮,負責攻擊長蛇陣的右翼,自己則親統路人馬也是一萬,攻擊長蛇陣的頭部,介時,三路兵馬同時出擊。
剩下的近八萬人馬,包括大將屈突通和運糧回來的屈突蓋,以及大將裴仁基父子,玉鏡公和李婉兒等,李靖全交由楊勇指揮,包括那五萬步兵戰隊和鐵騎戰隊,負責攻取函谷關。
楊勇不同意“軍師,你們只三萬人馬怎麼破陣呢,靠山王的一二十萬大軍呢,把鐵甲騎兵戰隊調撥給你們,反正攻城也用不他們。”
李靖搖頭道“王爺言之差矣,攻城鐵甲戰隊沒有優勢,但函谷關離山谷的大陣只十多里地,一旦知道我們的用兵意向,他勢必要向函谷關增兵,這兩萬鐵甲騎兵戰隊可在半路阻擊增援的隋軍。這樣算來,我們破陣的兵力不少了,而王爺您的攻城兵力太有限了,只有五萬左右,函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那才是一場硬仗,王爺兵力不足,可集一個方向攻關奪城,充分步兵戰隊的優勢。”
楊勇勉強點頭答應,但仍不放心李靖這支人馬,非要把裴家父子派在李靖身邊,讓他們負責保護軍師的安全。二人又爭執了一番,最後李靖只同意把裴仁基帶在身邊,並說服楊勇道“王爺,你不要再爭了,取關和破陣是一場有緊密聯絡的戰鬥,因為我們不知道靠山王具體擺的是什麼陣,我們按長蛇陣來對付不一定能奏效。因此,此戰的關鍵點在於王爺能否快速拿下關城。關城一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