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楊林的對話,後面軍陣的李靖等眾將也聽了幾耳朵,此時也都來到營帳之,不用擊鼓升帳,眾將全都到齊。
楊勇一看也沒什麼要隱瞞的,當著眾將的面把和楊林相約破陣的事對眾將傳達了。
李靖聽完之後一皺眉,暗道,王爺,你帶兵打仗這麼多年,也算是經驗豐富了,但是做事有時還是那麼不成熟。別人你不清楚,對這個靠山王你不瞭解他你是親叔叔呀,此人不止是武藝高強,善於排兵佈陣,此前你跟他打了這麼多年仗,怎麼能這種當呢你連大陣在哪都不知道,連大陣的影子都也沒見著,怎麼能輕易答應呢不是本軍師挑你的理,你至少跟我商量一下呀,到時候萬一破不了陣,這不是受人以柄嗎但事已至此,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想到這裡李靖施禮道“王爺,恕末將直言。此事有點輕率了,靠山王善於排兵佈陣,這您是知道的。他既然敢以陣跟我們賭輸贏,說明他有一定的把握,再者說其有沒有陰謀,也很難說呀。末將的意思,明天我帶人去觀陣,王爺在營坐鎮,以免他耍奸計對王爺不利。”
楊勇道“軍師考慮得周全。不過本王認為,以靠山王的性格,他應該不會利用觀陣的機會對本王下偷手吧。此人心直性耿,是大隋朝少有的忠良,說實話本王還是敬重他的。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們有必要做好準備,營加強戒備,另外去觀陣時多帶些人手也是了。”
滿營眾將一聽,紛紛要求觀陣那天,一同護駕前往。楊勇一擺手道“都不要爭了,介時我們還是聽軍師分派吧。散帳”
第232章楊感李密起兵
視線暫時轉到東都洛陽,太子楊昭臨朝。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小說Ыqi閱讀最新章節晃著胖大的身軀問道“眾位愛卿,薛家父子被突厥所敗,退守隴南,卻一路南下取廣元,連續攻克綿陽、德陽等郡,蜀川告急。吐谷馬賊和突厥勾結,打敗薛舉之後,佔據了甘肅大部,大有東取之勢。內憂外患,如之奈何”
眾武都面面相覷,暗道,皇御駕親征,討伐高勾麗去了,函谷關戰事未果,如今天朝國大空虛,缺兵少將,你問我們,我們知道怎麼辦呀
“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你們身為國之朝臣,食著朝庭俸祿,如今國難當頭,你們卻跟本宮耍肉頭陣,是何道理”楊昭連問三遍,一個說話的都沒有,當時火了。
鉅鹿郡公柴慎施禮道“殿下息怒,如今內有反賊蜂起,外有狄蠻入侵,我大隋已經到了危急之秋,皇東征遠離京師,微臣愚見,朝現在能力挽狂瀾者恐怕只有唐公李淵了。”
“愛卿言之有理。唐公乃國之肱骨,本宮具體該怎麼辦呢請卿教我。”
“殿下,唐公一家世代忠賢,其子建成、其女秀寧均是大才,殿下應該重用才是,眼下應該讓唐公總督幷州一帶的軍務,並多劃撥錢糧,讓其招兵買馬,北拒突厥,西御反賊,可保殿下無憂。”
“準卿所奏,來人,傳本宮旨意,擢升唐公為幷州留守史,總督幷州、河東人馬,並升其子建成、其女秀寧、其婿柴紹為將軍之職,輔佐唐公即日起充糧擴兵,北拒突厥,西御反賊,不得有誤。”
“遵旨。”傳旨官答應一聲,準備去了。
這時,又有人來報“太子殿下,討逆大元帥楊感和蒲山公李密奉旨北,走水路配合皇東征高句麗,現其部已抵許昌,二人慾進京拜謁太子,請旨定奪。”
楊昭少謀寡斷,聽完後大喜,傳令召見。
柴慎施禮道“殿下且慢,楊、李二卿使命在肩,不趕緊北,來東都恐怕不止是參拜吧,殿下難道忘了,大興城淪陷,由於我們走得倉促,很多武的家眷都沒來得及護駕隨行,這其包括這二人的家小,這二人進京參拜完殿下要問及此事,殿下如何做答”
“啊這棄大興時匆忙,都怪本宮一時疏忽,沒保護好其家小,二卿功高蓋世,時遠征南陽,其家小早已落入楊勇賊軍之手,現在恐怕早已罹難,紙裡包不住火呀,如之奈何”楊昭的胖臉又擰成了疙瘩。他當然知道楊感和李密倘若得知其家小盡數遇難,後果是多麼嚴重。
柴慎繼續道“殿下,事已至此,不必自責。殿下可擬一道旨意,以軍情緊急為由,讓他們火速北,先搪塞他們一時,待皇搬師之後,再奏議此事。”
“依愛卿。”處理完這兩件事,楊昭出了一身的汗,暗道,這太子真不好當啊,尤其是父皇不在時,什麼事都得本宮操勞。其餘事情都還好辦,如此棘手之事也落到本宮肩,本宮如何挑得起來呀。
在汝州,楊感和李密接到了太子楊昭的詔旨,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