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部分(第3/4 頁)
,辦這樣的工廠,即便是兩家傾家蕩產甚至都不見得能蓋上幾間廠房,辦廠製造,根本就不現實。
“這……”
吱嘸著,宋家誠頓時啞了,這似乎是一個極為現實的問題,沒錢,什麼都辦不成,難不成,要像總理那樣,把這自動鉛筆的專利賣出去,也許,賣給公司是個不錯的選擇,可……
“要不,還是賣給公司吧,畢竟……”
不待安卓勤說完,宋家誠便用力的搖著頭說道。
“這是我的專利,我的發明,以後還要進一步完善,我不想,不想……”
這個發明就像是他的兒子一樣,他不想賣掉自己的“兒子”,那怕是……可,不賣專利的話,又怎麼能把這自動鉛筆生產出來,並推廣到全中國,甚至全世界呢?
沉默,面對好友的堅持,安卓勤不再說話了,他知道,宋家誠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固執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在過去的一年中為了這個發明,幾乎半荒廢了學業,以至於未能透過畢業考試。
沉默!
這間試驗室內的兩人都沉默了下來,在沉默良久之後,突然,宋家誠想起了一件事,一件曾發生在這所學校的一位與他們同界的同學身上的故事。
“也許……”
吐出這兩字時,宋家誠的呼吸隨之變得有些急促,想到那位校友的經歷,他不就成功了嗎?也許,他也能擁有那個機會,一個成功的機會!。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可將您看到的最新章節或
,方便下次接著看★★★
第116章 成功契約
(請牢記)(請牢記)隴海,從民國元年起,這個名詞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報紙上,因一條鐵路,因沿線所展現出來的變革,這條與民國同歲的“特殊地區”,從一開始就吸引著世人的眼光,在民國元年時,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不知道,隴海的這條路能走多遠,同樣也不知道,這條路對中國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et/et/
影響。
在五年前,沒有任何人會覺得,一條鐵路可以改變一個國家,但是現在,在五年之後,所有人都不再懷疑,有時候,一條鐵路的確可以改變一個國家。
隴海鐵路,作為中國唯一的一條東西走身的橫亙動脈鐵路,在過去的五年間,從修建之日起,就改變著中國面貌,隨著鐵路的修建,中國廣闊的、人口眾多,相對落後的中西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沿線地區的農產品、礦物開始流通起來,千百年來,那些沉睡著的財富被喚醒,在民國三年之後,隨著隴海鐵路沿線附屬地的建設和發展,中西部甚至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地區。
幾乎每一箇中國人,當他們從連雲港登上火車的時候,都會意識到這裡正在發生的變革,鐵路沿線,數十座發電廠透過座座相聯的高壓電塔將電力輸入到附屬地內的工廠、家庭之中,與此同時在方園百公里內的居民也隨之受益,當沿線城市的富人們投資辦廠的時候,隨著戰爭的空前紅利所引發的實業的興盛以及實業投資狂熱,在沿線百公里內的一些鄉村,甚至都湧現出了由地主、富人創辦的企業。
第一次,在中國出現一種經濟上的變革,這種變革不是由城市帶動的,而是由成千上萬個,工人只有十幾數十人的鄉間作坊帶動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化的“鄉間作坊”的出現,改變了沿線農村的面貌。吸引了眾多富餘的勞動力,同樣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對於中國而言,這種經濟層面、民生層面上的變化,更像是一場變革。一場正在改變著貧困、落後的中西部地區的變革,如果說在五年前,人們認為“隴海”不過只是一條鐵路的話,那麼,現在人們更認同的是,這個地區正在改變著這個國家,至少在某種程度上。
但真正的變革。絕不是在經濟和民生層面的上的改變,而是隨著隴海的影響力的擴大,尤其是其成功,所帶來的一種潛移默化上的影響,附屬地內“準政府”式的管理機構,更多時候是一個服務機構,在提供服務的同時,強調“規則”的至上。準確的來說是法律的至上,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以租地人會議為前身的附屬地議事會。無不在證明著一個事實,這裡的一切,都是建立於——穩定的“政治環境”之中。
不僅如此,在很多傳統觀念上,尤其是“人與人”的觀念上,這裡亦給中國帶來了根本性的變革,儘管這裡同樣也是這個老大帝國的一部分,但是自1912年以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和來到這裡的人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