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第2/4 頁)
於陳錦濤而言,他最不滿意的還是這位劉子云在進入財政部之後,不斷的向那些年輕職員吹噓的一句話
“我們,都是國家僱用的,並不是總長僱傭的,更不是其它人僱用的,只需要考慮國家也就行了!”
這樣的人……想著這些犟強的“公司人”,陳錦濤的心下卻是一陣感嘆,他們總是會把一些問題看的太過簡單,幾千年的官場習氣,豈是單憑他們就能改變的?
“好吧!你辛苦一些,爭取儘快拿出一個合適的人事制度改革……”
話音至最後,陳錦濤卻又突然說道。
“嗯,最近這幾天,少加點班,如果有時間的話,去看一下你弟弟,他不是要出征了嗎?這……可是大事情!別讓自己後悔,明白嗎?”
~…~
第60章 工商部之規(求月票!)
~日期:~10月24日~
“與過去工商部只存在於名義上的權力不同,現在的工商部是中國政府幹預經濟的綜合性職能機構,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中國經濟以及中國公司企業的總司令部,引領經濟高度成長,其被視為中國優秀公務人員的代表。其擁有廣泛行使審查權、認可權與行政指導,以政府金融體系之融資、預算津貼、補助金作為主要推動力量,職掌產業政策。此外,為因應通商、貿易、技術革新,而投入科學技術開發相關工作,並掌握特許、能源政策、中小企業政策等廣泛許可權。”
民國四年十二月《中國經濟》第六期
與中國任何一箇中央直屬部局不同,在京城工商部並沒有自己的專屬辦公樓,儘管在過去的半年間,工商部早已發展成了一個擁有中央直屬僱員3600人,各省分支2100餘人的龐大部門,即便是說其是中央直屬部門中規念大的部門也毫不誇張,可這一機構卻沒有自己的“部屬大樓”。
工商產業政策局、通商政策局、貿易經濟局、產業技術環境局、工商情報局、重工業局、消費品工業局、作為一個擁有六個分局的工商部,因其僱員眾多,在總理府附近租用、購置了多處民宅作為辦公場所,而工商部真正的核心卻在總理府。
眾所周知,從李內閣組織以來,工商部便無專職總長,總長由李致遠親任。而工商部更是在兩個月後從舊的辦公場所搬至總理府。在總理府新擴建的地下室辦公,一開始工商部和任何一箇中央部門一樣,僱員不過只有數百人,而且其中大多數職員都是人浮於事,畢竟工商部要錢沒錢、要權沒權,可以說根本就是一個清水衙門。
但是在李致遠親自出任工商部總長之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首先是大刀闊斧的人事改革,200餘名公務員佔工商部職員總數的60%以上被解職,接著一大批新晉的在隴海鐵路管理委員會有工作經驗的公司僱員成為工商部公務員。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眾人第一次見識到作為一個“強力部門”的工商部的出現,其首先制定了三年期的中國產業發展綱要,同時開始利用行政職權干涉國內工商事務,在一開始。其即透過“鐵腕”利用同金融界的關係,透過的催收銀行貸款、取締營業執照等手段,對一批企業進行淘汰、重組,從而樹立起工商權威,在權威樹立之後,方才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執行產業發展綱要。
一如外界猜測的那樣,工商部最終會用其在隴海的那一套“引導”來制定中國產業發展政策,而這個引導的核心,在隴呵管委會,而在中央則變成了工商部〃過半年的發展,現在早已經沒有任何人會認為工商部是一個“無權無錢”的閒差,事實上,在過去半年中,說這裡是中國最繁忙的部門或許更為準確。
依如過去,任何一個人進入工商部之後,首先都會驚訝於辦公室內的密集度,在總理府地下室的一間不過只有二十五六平方米的辦公室內,密密麻麻的擠著差不多十張辦公桌,辦公桌與辦公桌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空隙。每一張辦公桌上都整齊的擺著堆積如山如山的檔案、資料,而在每一張辦公桌邊,又同樣坐著一名官員,那官員的坐姿比小學生還要標準。
筆直,或許用此來形容他們再合適不過。他們坐姿的筆直、西裝筆直,而在另一邊僅有的一片兩三平方沒有擺放辦公桌的地方。卻擁站著幾名官員,他們正在那裡大聲爭論著,對此,沒有任何人抬頭注意到他們,那裡是一個官員動議的討論角,在工商部內,絕大多數的決定都是透過民主決策的方式透過,即便是局長亦不能強行作出決定。(_——)
在門外,胸前掛著記者證的吳若竹探頭探腦的站在門邊,聽到那些官員的爭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