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2/4 頁)
家立,你的話讓我想起了端納因中國鐵路規劃,對孫逸仙的評價!”
在丁家立話語稍頓時,芮恩施便笑著接控說道。
“端納把那幅鐵路地圖說成是“孫逸仙之夢”,他斷言,孫逸仙是成不了事的,而且他對這點早就知道——可那時他已經被尊奉為大總統了。正像端納稱在議和時期有一次孫逸仙曾誇口說他要親自領兵到北京去,但端納問他財政問題如何解決時,孫逸仙“嗯”了一聲,然後一邊用拿破崙式的姿勢揮舞著手臂,一邊盯著端納表示他才不去考慮那些骯髒的錢,他說:“財政是我最後才考慮的問題!”,當時端納簡直被氣瘋了,他認為此人不可能擔任任何需要常識的工作,更不要說擔任需要政治家度量的工作了。”
“所以……”
公使的話讓丁家立的臉上露出笑容,同時又露出一絲嘲諷之色。
“如果昨天,來到京城的是孫逸仙,那麼我會站在袁世凱的一邊,我同樣贊同美國應該支援袁世凱,從而維持美國的利益,但是,公使先生,昨天,來到京城,即將出任國務總理的是李子誠!”
認真的看著若有所思的公使的,丁家立又補充道。
“相比於孫逸仙,李子誠的個性沉穩,雖說其喜好冒險,但這些冒險卻都控制在其力所能及之內,如果這個人成功的把他在隴海鐵路沿線取得的成就推廣至全中國,那麼,公使閣下,我們就必須要現在就作好準備!”
準備?
“準備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國家!”
丁家立肯定的說道。
“現在公使團為何會猶豫不決,因為每一個清醒而理智的外交官、觀察家,都可以看到,李子誠或許是乘著火車來到京城,但是他卻一定能在這個國家掀起一場風暴,一場前所未來的風暴,在這場風暴之中,所有在華擁有特權的國家都將受到衝擊,也正因如此,朱爾典才會建議,我們應該支援袁世凱,透過對袁世凱的支援,維持各國在華特權,但是,公使閣下,我想提醒您的是……”
扶一下鼻樑上的金絲眼鏡,這位以公理教會的傳教士身份,在33年前就來到中國,後來成為公使館的漢務參贊的“中國通”,用沉為嚴肅的口吻說道。
“風暴是不可阻擋的,任何試圖阻擋的風暴的人都將被風暴撕成碎片!”
沉默,在丁家立提到風暴不可阻擋之後,芮恩施便沉默了下來,公使團之所以至今仍未作出決定,究其原因就是每一個人能夠意識到,在中國很快就會上演一場改變一切的風暴,而這場風暴將會撕碎很多事物,其中就包括各國在華特權,各國不願放棄本國的特權,所以他們希望透過支援袁世凱,以保證本國的特權,可他們卻又深知“無力阻止風暴”,正是基於這種矛盾,才使得,至今,在李子誠入住迎賓館的一天之後,公使團仍未能拿了一個統一意見,公使團的行動已經滯後於局勢的變化。
如何同國務院打交道呢?
“公使閣下,我們會同袁世凱合作嗎?會,但是,他們對國務院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全面倒向袁世凱?不,理智不會讓他們這麼做,他們會作出的決定只會是“等等看”,可是,這絕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對於美國而言,如美國欲在中國發揮影響力,那麼,從現在起,我們就要進行改變,現在,1915年,正如1912年的中國,誰能佔據此時的優先,就將在這個國家獲得優先,所以,美國必須要做出決定!是由美國去影響這個國家,還是繼續讓它國影響這個國家!”
陷入沉思之中的芮恩施在心中仔細品味著丁家立的話語,他知道其說的是實話,對於現在的中國而言,幾乎不亞於一場“改朝換代”式的變革,誰能在這場變革中佔據先機,那麼就能在未來,於這個國家佔據先機,相比於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在中國的利益著實非常有限,美國在華的利益,僅限於商業上的利益。
不過,現在美國在華商業利益已經受到了影響。美國傳統對華出口商品因中國實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中國在藥品以及染料等化學工業品上對美出口正佔據優勢,但美國對華工業機器輸出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在華盛頓的要求之中,也只是再三強調“務必保證美國在華商業利益”,除此之外,美國所享受的特權,均得益於“利益均沾”以及“門戶開放”之策,如果現在美國“頑固”的堅持過去的立場,一但風暴發生之後,美國的商業利益勢必受到衝擊,正如上一次抵制美貨一樣,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採用相對靈活的外交策略,也許……
也許,未來美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