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部分(第2/4 頁)
樹立起了真正的“中央之威”之後。
但正如歷史上一樣,幾乎每一次,幾乎就在人們看到希望的瞬間,陰雲總是會一再的籠罩著這個國家——“刺李案”以及隨後總理李乘軍艦返回連雲港的舉動,終於還是把國人的視線投向了那個持續五年的命題。
又一次南與北的問題。
再一次南與北的糾葛。
一時間“南與北”的問題,成了國人關注的中心。國人無不希望和平。太平日子,誰不高興,盛世歲月,誰不期待。
因此,即便是李致遠到了連雲港,可當人們看到他在連雲港,只是視察實業。而袁世凱呢?在京城亦未動員軍隊,甚至就連同第三批遠征軍,亦在李致遠身在連雲港時,依然按計劃派出了,似乎,沒有什麼能夠影響“袁李政府”,似乎,對於李致遠來說,正如他所說的那樣——“閉上眼睛,看到的是中國的未來。睜開眼睛,依還是中國的未來”。
或許,這就是赤子之心!
不容易質疑的赤子之心!
原本的,在“刺李案”風起,公債市場大跌,國人慾行遊說團前往連雲、京城遊說的人們,無不在最初的熱情之後,慢慢的冷靜了下來。對於袁世凱,或許有不少人會懷疑他,但是對於李致遠,卻鮮少有人會懷疑他。
有時候,名聲就是如此,對於外界來說。李致遠的聲譽是無可辯駁的,同樣也是完美的,甚至幾乎等同於聖人,事實上,這同中國人傳統的心理上對於“明君”的依賴和嚮往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在中國的傳統歷史上。伴隨著舊王朝的覆滅與新王朝的誕生,隨之而來的,就是聖人臨世的“謠言”,當然,這與統治者為了加強統治不無關係,而對於中國民眾而言。歷史總是一再的告訴他們“開國三代為明君”,千百年來,習慣了被他人主宰命運的中國民眾,總是喜歡將一切都交付於“明君”、“賢臣”,似乎那樣的話,就會迎來太平盛世。
歷史就是如此,但是中華民國,這個共和體制對於中國的精英們是陌生的。對於中國的民眾同樣也是陌生的,對於很多百姓來說,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如何生活在“一個沒有皇帝的時代”,沒有了“皇帝”,沒有了“明君”,那應該如何生活呢?
作為大總統的袁世凱是“明君”嗎?
不,在滿清遺老的眼中他是“威逼少君的奸臣”,在革命黨精英的眼裡,他又是“貪婪無比的竊國大盜”,在這種主流宣傳之下,老百姓很難把“奸臣”、“大盜”視為“明君”,更何況,他亦非“君”。
在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曆史的舊世界裡,伴隨著一個王朝的誕生與興起,總是會產生一些建國英雄,而且人們總是之所以想當然的把用神話色彩去點綴他們的功績,似乎以此來證明“天命所歸”四字。
而對於中華民國,這個新生的共和國而言,因為這個國家誕生之前,幾乎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歷史,至少是“符合共和精神”的歷史人物,尤其是隨著一個個風雲一時的人物,或主動或被動的成為了“賣國賊”之後,茫然的人們急欲尋找一個新的精神寄託。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子誠這個在民國建元之後,從海外歸來的“赤子”,適時的帶著他的“奇蹟”與“成就”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且不說其名揚海外於先,辦隴海於後,單就是於日人兵見膠澳,沉日人艦隊主力,再到身居總理之位,對外力爭國權,對內修以民權,再加了看似無可挑剔的行事原則,人們自然而然的對他生出了太多的期待。
而伴隨著這種期待的是,就是把李子誠個人給理想化,而正是這種理想化,使得“刺李案”後,外界能夠在最初的惶恐不安之中,轉而又一致相信——小李總理不會“因私廢公”,為國縱死千回亦何妨,懷揣如此赤子之心的小李總理,又豈會行親者痛、仇者快,掀起內戰之事?
顯然不可能!
而事實,也未讓他們失望,他們看到,搭乘軍艦到達連雲港的李子誠,並沒有去關心“他”的軍隊,更沒有動員沒線多達數十萬的勞動軍團,至於派往各省的內務部隊,依然認真的履行著剿匪任務,至於國務院所屬機構,依然是依如往日的認真工作著。
對於李子誠,數以千百萬的國民,總是懷揣著這樣,那樣的期待,他們清楚的知道,只要“袁李合作”仍在,那國家,就有富強的一天,至少,這太平日子就不會被打亂。
當他們中的許多人放下心的時候,作為國務總理的李子誠依然呆在連雲港,視察著自己的工廠,瞭解著過去一年公司的各項發展,尤其是技術上的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