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部分(第2/4 頁)
府事務。可以說梁大秘長,再一次呈民初的權傾朝野。
不過對於梁士詒來說,他清楚的知道,他好不容易才透過幫助袁世凱解決李連雲之事,方才使其頗為滿意,進而重新得到了信任,而在“刺李案”之後,梁士詒第一個本能反應就是,是袁世凱派人企圖刺殺李子誠。
本能的恐懼讓梁士詒選擇以稱病明哲保身,在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中,樹大招風,高官顯位的梁士詒也不可能沒有對立面,也正因如此,自“刺李案”後,稱病保身的他一直小心翼翼的避免任何麻煩,不再見任何進京的將軍、師旅長的親信,以避免再次為袁世凱所忌。同時多次想同連雲港方面取得聯絡,以確定李子誠的傷勢。
可在那邊還沒有訊息傳來的時候,卻得到這麼一個讓他半晌說不出話來的訊息。
交通銀行送到他面前的報道。他眼角兒也不想看;僕人送到的午餐,他也是不耐煩惱地搖搖首表示不吃。他從早到晚,悶悶地坐在寢室裡,垂頭苦思,百思不解:
“為什麼到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越思越想梁士詒卻越是惱怒。
“怎麼就讓梁卓如搶了先機!”
他想起了當初刺李案發時,袁世凱曾詢問過他是否願意前往海。當時他的心下卻是驚恐異常,那根本就是死路一條,萬一要是他剛一去到,李子誠就死在醫院中,那些人還不拿他正法,給李氏報仇!
可後來,他才想通,他和李連雲之間有聯絡,有合作,即便是李連雲死了,他的下屬不僅不會殺他,而且還會更需要他,所以他去海沒什麼危險。再則。袁世凱為什麼甘願分權於李,還不是因為李連雲的二十萬軍隊。
“李連雲據有雄厚兵力,只要他主動,我便無事了。”
雖說這麼想,但梁士詒在苦思冥想之後,還是決定“稱病”,只有如此,才能避免這個風波,可他卻沒想到,他這一“稱病”,再加沒人願意去見李子誠,卻讓梁啟超得到了機會,而而對眼前這一困境的袁世凱甚至還做出了巨大的讓步。
財政部!
原本梁士詒還尋思著利用總統府秘長的身份,透過影響交通部,控制財政部的方式,在李和袁之間,建立自己的勢力,然後利用李袁之爭,確保自己的利益,可現在,財政部卻變成李連雲的了。
財政部歸李連雲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李連雲的國務院有了制衡總統府的力量,除非李袁撕破臉,否則他梁士詒,就別想再插手財政部之事,畢竟到那時財政部對國務院而言,是其最重要的一個機關,李連雲豈能容他人插手?
袁項城糊塗了是不是?
在心下冒出這一念頭的同時,梁士詒卻是把眉頭一皺,他意味到這那裡是什麼袁項城糊塗,分明就是他病急亂投醫所致!
不行,我要去見袁項城!
還好,還好!
想著之前同段祺瑞的談話,袁世凱整個人都長鬆了一口氣,段祺瑞雖說對他多少有一些意見,但在一些問題,還是傾向於他的,也不怪,李連雲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參謀部,如果讓他插手陸軍部的事情,到時他重設個參謀部,到那時,北洋一系,豈不就得淪隴海系之下,心高氣傲的段祺瑞又豈會甘願如此。
所以,對段祺瑞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一門心思的跟在他袁世凱身邊,而不是那個毛頭後生身旁。
對於袁世凱來說,他清楚的意識到,這次梁啟超到連雲之後,只要李子誠沒受重傷,他很快就會作出回應,只要他一來京,他那國務院就會和總統府對立起來,到那時,對袁世凱而言,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勞勞的抓住軍權。
至於之前對段祺瑞說什麼,可能還會做出讓步,那根本就是在套段祺瑞的話,讓步,還能再讓什麼步?再讓步,也不能把軍權讓出去,把軍權讓出去,就是把脖子伸到別人的刀下面,什麼都能讓,唯獨軍權不能讓!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通報。
“秘長梁士詒求見!”
梁燕孫?
想到這個“刺李案”後,嚇得“稱病”的梁大秘長,袁世凱的眉頭卻是一皺,梁燕孫在想什麼,他當然知道,他害怕,他害怕那件事真的是自己做的,所以他選擇“稱病”,雖說因此對其有所不滿,但想到自己過去幾日可不也是疲於應對,心下的火氣便緩了一緩,而且以後還對梁燕孫多有依賴,臉色更緩了下來。
“請他進來!”
分鐘後,立在袁世凱面前,梁士詒卻是鐵青著臉膛,慢吞吞地拿出一封信,雙手捧到袁世凱面前,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