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部分(第3/4 頁)
的聲隨之變得高亢起來,整個人亦隨之變得有些激動、有些亢奮。
“……蒼天震怒大地動;轟轟鳴鳴非常聲;永劫眠者不能寢;中華覺醒在今朝;且觀九天雲垂野;又聽四海浪譁然,革新機會現已到,夜起暴風掃中華;天地之間落魄人。迷茫不知道何方,塵世曾誇榮華者。誰家高樓還可見;功名不過夢中跡,唯有精誠永不消。人生但感意氣過,成敗誰復可置評;離騷一曲高吟罷,慷慨悲歌今日完。吾輩腰間利劍在,廓清海內血泊湧……”
靜!
詩畢了,包廂內卻是靜了下來,李揚等人此時完全沉浸於詩中所展示的憂國憂民之心之中。
“好詩!好詩!”
搖頭輕嘆時,李揚在心下輕品著詩意,一時不禁熱血沸騰,詩中所透出的那股抑鬱不平的且又憂國憂民的情懷,實在是令人心有慼慼!
“這詩是何人所做?南林……”
“何人所做?還有誰能寫出首詩來?”
苦苦一笑,趙連佑卻是又喝下一杯酒。
“這詩是半個月前,總理親筆所坐!”
這首詩並沒有傳到外界,事實上就連同那天總理在工商部的講話,亦因為人事科長的講話,而未被外洩,對於那些身處中央的官員們來說,他們同樣有著自己的政治敏感性,他們自然知道保密的重要性。
當然,他們更清楚,在“府院分治”之後,府院雙方看似和諧的背後的暗潮湧動,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有些事情還是保密的好。
“啊……”
他的聲音一落下,眾人不由一陣啞然,詩謂以心境,而總理竟然以屈原喻心,這……汨羅江、離騷,這無不是為了表明他與屈原憂國憂民的精神是一樣的,而僅僅只是一樣的嗎?
想來總理之所以會寫出這樣一首與屈原之志相似的詩,恐怕更多的還是濃濃的無奈之情,或許總理也已經疲憊不堪了,甚至於,對總理來說,他的內心對現行的中國現況亦是深惡痛絕,可,他又能做什麼呢?
“總理手書!”
在眾人驚訝時,趙連佑卻是有些沉重的點點頭。
“國家時局如此不堪,即便是總理有天縱之才又能如何?現在總理每欲實施種種變革,總會受到諸多限制、諸多制約,大總統與府方為一已之私利,於地方沆瀣一氣,從而抵制國務院實施改革,總理雖是有心改變,但卻亦無能為力啊!”
無能為力!
在趙連佑這麼說的時候,李揚等人卻是一陣沉默,作為軍人他們原本不應該插手政治,可是現在,念著那首詩,一種空前的使命感卻在他們的心胸中瀰漫著,漫延著……(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78章 青年之擇
南苑軍營。
是歷史上歷代皇家軍隊的兵營所在地,這裡現在的那些西式紅磚營房還是清末編練新軍時禁衛軍的兵營所在,民國建元后,禁衛軍遭到遣荼,隨後南苑軍營駐進陸軍第一師,隨後慢慢的部隊被調出了這裡,直到軍官、士官模範團建成之後,南苑軍營方才再一次熱鬧起來。
對於1916年的中國來說,在某種程度上,南苑軍營幾乎是中**隊軍官、士官的母校,按照陸軍部的章程,陸軍派遣軍官需經由軍官模範團培訓半年後,方可進入基礎部隊,而各師同樣需推薦士兵進入南苑軍營接受士官培訓。
而現在相比過去,雖說南苑軍營的營區並沒有擴大,但是營區修了許多新的樓房,那些舊式的軍營根本就無法滿足日益龐大的軍官模範團、士官訓練團所需,在這裡,軍官們接受更為嚴格的、德國式的軍官教育,而士官們則於此接受基本的班組作戰訓練,學習如何在戰場上協助軍官指揮部隊、如何修建工事、如何組織進攻,如何操作機槍。
儘管無論是軍官模範團還是士官訓練團,開始時不過只是袁世凱為一已之私建立的機構,但事實上,經過兩年的整理調整之後,尤其是其引入了大量德國教官實施嚴格的德式訓練章程之後,即便是當初的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隊的戰鬥力。
這或許正是無心插柳的收穫。
戰爭從來都是極為殘酷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在遠征軍編遣之後,對於引入江蘇陸軍強調“軍官帶頭作用”的遠征軍來說,軍官的帶頭意味著犧牲,大量的軍官傷亡,使得後方不得不加大軍官的培養力度。
在民國四年全國各軍校的招生不過千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