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第3/4 頁)
解釋軍事政變發生的可能性。
“因為,除去內務部隊駐於各省,最具聯合行動的可能之外,其效忠總理的性質,才是最重要的……”
儘管他的話未盡,可是任誰都能聽到他話裡的意思了,他是在……(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181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
一場秋雨一場寒文字首發
秋雨已經斷斷續續下了十多天;現在還正下著。天像灰漆刷過一般;陰得密實極了,而天氣也同樣越發陰冷起來,這場綿綿秋雨卻是逼的京城的繁華亦隨之稍顯蕭條起來。
天空飄起軟綿綿的秋雨,雨一經融入水面便無聲無息;晶瑩細小的雨珠在一些未打雨傘的路人頭上織成一片珠網,在一些女孩的眉毛上掛著的幾顆水珠如思念的淚水一般楚楚動人。
北京,中南海。
秋風,秋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
可是那煙雨濛濛卻沒有給這片殿臺樓閣佈置有序的皇家園林增添光彩;化雨的秋風,並不會使這片“大內”禁苑以煥然,不僅如此,最近一段時間,就連新大總統駐蹕的居仁堂,也是一派蕭疏。
原本的,現在,可不應該是心爽之時嗎?
是的,怎麼看,民國五年似乎都應該是讓人倍覺宜意的一年,這一年,中國的工商實業經濟得到空前的大發展,國家經濟實力穩步推進的同時,軍力亦得到進一步發展,尤其是遠征軍在歐洲取得的戰績,儘管導致其損失慘重,可是那一仗卻打出了中國遠征軍的威望,順帶的也打出了中國的威風。
法國人、英國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無不渴望著中國向歐洲派出更多的軍隊,甚至就連同英國人,那些曾無比歧視中國人的“上等人”,亦在聯軍司令部組建時,贊同中**隊作為一支“獨立且強大的盟友”加入聯軍司令部。
“在未來兩年內,中國將向派出不少於兩百萬遠征軍!為協約國的正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得知這一訊息時,作為大總統的袁世凱曾如此向外界信誓旦旦的宣稱道,作為大總統的他再清楚不過,遠征軍派出之後,省軍也就不復存在了,在未來的中國。只有一支中央陸軍,一支國家軍隊,準確的來說是效忠他這位大總統的國家軍隊。
而在私下裡,同樣還有一點。那支曾引為心腹之患的江蘇陸軍,終於在十月底的時候,派完了,整個江蘇只留下了一個師的陸軍,要不了兩年,江蘇陸軍這隻曾經的中國第一強軍,也就消失在歐洲的戰場上了。
兩年。至多,袁世凱只需要再等兩年,可對於袁世凱來說,他所希望的卻是能夠把李子誠的爪牙去除,隨後能引對方為已用,在他看來,這是為國家好!只剩下兩年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原本應該如此,可人逢喜事為何精神也不爽了?
自從今年三月之後。袁世凱的身體便一天不如一天,而到了七月之後,他的身體似乎比過去更為不適。他幾乎便沒有一天“睡醒”過,他的體力和精神都明顯地疲憊,話也懶得說。儘管有時候,面對一些高興事的時候,他好像吃了點“興奮劑”,可是,只像流雲似的,一飄乎就消失了。
身體!
對於袁世凱來說,現在他的身體狀況卻超過其它事情壓得他的心頭,甚至連呼吸都十分困難——進入十月之後。袁世凱病了!
而且病的很重。
居仁堂他的居室裡,除了五姨太楊氏,便只他的秘書長梁士詒一人。楊氏照顧他的起居飲食,梁士詒為他操理著文牘。
“燕蓀!”
面色青黑,甚至有些浮腫的袁世凱還是依如過去一樣的呼他的雅號。
“最近,國務院那邊有什麼動靜嗎?”
顯然。對於袁世凱來說,即便是在他病重的時候,他無法放心的依然還是國務院,依然還是李致遠,對於國務院他感到了壓力,尤其是對於李致遠的年青和健康,這無不讓他倍覺壓力,可壓力又有什麼辦法呢?
雖說現在大總統的身體情況嚴加保密,但是梁士詒卻知道,以李致遠的本事,想來早已經知道了大總統的身體狀況,可為什麼他會沒有任何動靜呢?越是如此,越是看不透,就越讓梁士詒倍覺警惕,他總在想:
“李致遠到底準備幹什麼呢。”
可是,他只是偷偷地想想而已,說是不敢說的。現在,袁世凱問他對李致遠看法,他依然按老情調說:
“請大總統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