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4 頁)
為什麼在城外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
只有我地琴童人兩個,
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
你就來,來,來,
請上城來聽我撫琴。。。。。。
第三卷59章智鬥I
更新時間:2008…10…1322:24:02本章字數:2889
陽院是廣州黃為仁手下一位參謀在祿豐山上的別院。
古典園林式建築,園裡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自從漢辰來到廣州,就被黃為仁安排在了這裡。
黃為仁起初和漢辰談得十分盡興。這位有膽有識的龍城少主同他曾有過一段交往,只可惜楊漢辰心中自有經緯,不偏不易的堅守著自己的中庸之道。或許帶著些迂腐,漢辰對何文厚的西京政府還是看似忠誠,沒有像時風舉那些老傢伙表面一套,背地裡耍些見不得人的花招。這一點上,黃為仁對楊漢辰這位後起之秀是即欣賞,又無奈。
黃為仁的才情是天下人所共知,十幾歲上下中了秀才,滿腹經綸,出口就是文章錦繡,遇到少年時就飽讀詩書的楊漢辰也談得投機。
如今寄情山水,卻彼此心思都是心照不宣。
漢辰初到廣州就開門見山說明來意。他希望黃主席能為了國事隱忍,迴歸西京政府,造成全國統一。何總理是支援也翹首以盼能再同黃主席共事的。
黃為仁笑笑問:“明瀚,人說你小諸葛,老謀深算,只是此次來我廣州,是誰在算?”
漢辰明白黃為仁的意思,挺直的腰身透著堅定的神色說:“是漢辰主動請纓。當然也是總座默許。”
“老弟是太小覷我黃為仁,還是高估足下自己?”黃為仁在房裡踱步,仰頭望著牆上一幅“天下為公”的橫幅不做聲,似有無限感慨。
漢辰知道是孫總理的字,也不由笑笑說:“早年曾聽人提及。當年黃先生是孫總理的左膀右臂,那時候胡先生、廖先生和孫先生都是威名卓著。”
漢辰雖然是北洋軍閥世家出身,半途易幟迴歸中央。但對當年西京的舊事還是十分清楚。
記得曾聽人講過,這位黃先生十分了得,揮毫洋洋灑灑驚四座,落筆泣鬼神,而且年輕時滿身肝膽,去刺殺過滿清攝政王。只可惜過於聰明外露,或者人到了聰明絕頂就過猶不及,反是孫總理的衣缽被何文厚這個當時並不入流,只是一個軍校校長地人物奪去。黃為仁當然心有不服,而何文厚也絕非海納百川心胸開闊之輩。於是二人的過結越來越深,終於分道揚鏣。
黃為仁呵呵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