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1/4 頁)
“皇太后所慮甚是,日本內亂,須得有一個了局,不可能無限期的打下去。”李紹泉說道,“如果任其內亂不已,不但我大乾在日本之僑民飽受其害,恐眀朝倭寇故事,又當重現矣。且日本如內亂過久。難保列國不趁機干涉,是以無論如何,我大乾對此絕不可袖手旁觀。朝中清議言任其自消自滅,乃書生之言,切不可聽。”
“李制臺說的是。那些個書生,平日裡只知空言虛談,臨事則無一策可用!”仁曦太后想起這些日子清流們上的那些個針對日本內亂的種種“建言”,便氣不打一處來。
“李制臺,如你所言,朝廷當如何應對?”仁泰太后這時開言問道。
“臣以為。朝廷當在明面上顯示出支援日本政府之意,可許給售賣軍火,再使一二疆臣假外人之手,暗中接濟叛軍。使其自相攻殺。最後無論哪一方勝利,其實力都將大損,而我大乾則可坐收漁人之利。”李紹泉答道。
“如此甚好。”仁泰太后轉頭看了看仁曦太后,微笑著說道,“如此一來,我大乾不但可免干涉日本之名。還可坐收實利。”
“姐姐說的是。”仁曦太后點了點頭,“如此處置,顯示我大乾維護日本和平之意,亦可平息外國物議。”
仁泰太后的目光重新轉向李紹泉,嘆息道:“李制臺,這具體的辦法,你密摺專奏上來,由你來經手好了。自林文襄去後,能象他這般勇於任事之人,實在是太少了,你就辛苦些,多為朝廷分憂吧!”
“臣謹遵慈旨!定然全力以赴!”李紹泉趕緊應道。
仁曦太后隨後又問了一些別的事,就在召對接近尾聲之際,仁曦太后似乎想起了什麼,不經意的問道:“李制臺和林文襄交誼深厚,可知林文襄還有兄弟否?”
“回皇太后的話,臣只知林文襄有長兄林洄淑,次兄林遠銘,皆為翰林,除此之外,再未聽說另有兄弟。”李紹泉聽聞仁曦太后的問話,心中一動,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的回答道。
“噢。”仁曦太后和仁泰太后對望了一眼,沒有再問。
在結束了今天的覲見之後,李紹泉陛辭出殿,仁曦太后隨即轉身道:“劉晟印,去請六爺和七爺過來一趟。”
“遵旨!”
※※※※※※※※※※※※※※※※※※※※※
東京,英國駐日本公使館。
“你剛才去見乾國公使了?”剛瀏覽了下使館參贊薩道義遞上來的關於最新的日本內戰的彙報,正在吃早飯的英國駐日本公使威利斯便詫異的放下了手中的刀叉。
“是的,先生。”薩道義略一躬身,神態恭敬的答道,“而且據我們在北京的公使館的人報告,乾國政府是在五天前的皇帝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做出這個決定的。”
“乾國政府竟然會選擇支援日本政府,真是令人感到意外啊!”威利斯掀起系在頸項上的餐巾,一邊說話一邊小心翼翼的不讓嘴角的油漬流到自己的鬍鬚上。
威利斯放下餐巾,又沉吟了片刻,這才又道:“歐內斯特(薩道義本名歐內斯特?馬松?薩託)……”
“在,閣下。”薩道義從容應道。
“你今天就約見下我們在乾國公使館的那位朋友,問問他,俄國與乾國之間,是不是因為新疆的戰爭,又出現了什麼問題?”威利斯目光遊移,若有所思地吩咐道。
據威利斯從乾國公使館探得的情報,由於俄軍強佔伊犁的問題,乾國和俄國的關係時不時會出現波折,而在現在日本發生大規模內戰這個節骨眼上,乾國政府竟然選擇支援不久前曾經在朝鮮和臺灣給乾國造成極大麻煩的日本政府,除了表明乾國和俄國之間又發生了什麼危機之外,似乎也找不到太好的解釋了……
“是,我一會就去安排,下午4時左右。我會去和他一起喝下午茶。”薩道義從懷中掏出懷錶看了下,又主動問道。“閣下,這個變故,是否要第一時間報告倫敦?”
“這件事不必著急。”威利斯拿起桌上的搖鈴晃了下,一個裹著紅色包頭的印度籍僕役隨即便推開餐廳的門走了進來。
“再添一副刀叉。”威利斯指了指薩道義面前的那個位置。對那位僕役發令道。
他隨後又轉向薩道義,“還沒吃早餐吧?坐下一起吃吧。”他用手指了下餐桌上琳琅滿目的日本式菜餚,說道:“這些菜都是純日本式的,只有主食是英國式的。不知道合不合你這位純粹的英國人的口味?”
作為一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英國人,他已經喜歡上了種類豐富而且美味可口的日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