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1/4 頁)
入膏肓,無力地斜靠在塌上,氣息微弱,似乎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在場眾人都沒有想到,僅僅是在盟約之後,李蘭便突患急症,而且來勢洶洶,連葉楓這樣的神醫也束手無策。
桓易仍舊是站在最靠近李蘭的位置,聽著李蘭斷斷續續交代後事:“我死之後,朝廷不設大將軍一職,以蔣公琰為尚書令,桓易為中護軍,輔佐陛下。諸位將軍可速返鎮守之地,謹守疆土,防止魏吳乘機入侵。朝廷實力雖然與兩國不相上下,但諸位切記,自從亡國之禍皆起於內。只要諸公精誠合作,以國事為重,定能成為中興漢室之明臣,流芳千古。若是不聽吾臨終之心,以私心而誤國事,則遺臭萬年,子孫蒙羞。願諸公慎之,戒之。”
桓易明白李蘭這些話大多是說給他聽的,遂拜倒在地,泣聲道:“末將等謹記將軍吩咐。”李蘭有氣無力地點了點頭,他說了那麼多的話,早支援不住,漸漸地要合上雙眼,卻又突然記起一事,猛然睜眼,道:“我死之後,傳令天下,嚴禁倭人入境,凡是入境倭人一經證實身份,立刻處以極刑。國人有通倭者,也是滅族之罪。”
所謂倭人就是指的是日本,如果歷史沒有改變,在曹睿當政時,有日本使者前來中土,還受到封賞。李蘭心裡卻知道那個民族的骨子裡面有著野狗一樣的脾性,只要覺得自己足夠強大,便要四處咬人。李蘭不能再讓他們來到中國學習先進的東西,然後用來與中華民族為敵。遠征日本不可能,所以才下這道命令,希望讓日本一直不能與中國交流,學習先進文化。至於有效還是無效,只能看以後的發展,這卻是李蘭再管不到的。
在場眾人都沒有想到李蘭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下一道這樣的命令,但還是恭聲答應,李蘭這才緩緩地閉上了眼睛。這位不該屬於三國,卻又在蜀漢掌權長達十餘年的大將軍,終於離開了,去尋找他本該過的生活……
尾聲
大將軍李蘭的葬禮非常簡單,這也是李蘭的最後要求。可是當桓易在無數次的掙扎猶豫之後,總覺得李蘭不該這樣就死掉,然後私下開啟棺木,卻發現裡面並沒有李蘭。桓易大驚之餘,明白了大概,急忙去找葉楓。葉楓被逼不過,只好如實回答,李蘭並不是真死,而是吃了一種極為厲害的迷藥,進入假死狀態。只等下葬之後,葉楓再去悄悄將他救出來,然後一起歸隱。可是桓易先開了棺,卻不見李蘭的蹤影,葉楓十分震驚,兩人暗中查尋良久,卻始終沒有線索。桓易明白李蘭去意已定,即便找到本人,也未必能勸其回來,只好將錯就錯,將副空棺木下葬。
而葉楓卻也拜辭了所有的官爵,離開洛陽,繼續四處尋找李蘭的下落。在桓易與他告別的時候,驚奇的發現,葉楓的背上居然揹著一個小孩,而這個孩子看上去又十分的眼熟……
李蘭死後的三個月,葉楓來到西川境內的雒縣附近,隨便前去拜祭關鳳。夜裡月光如水,眼看要到關鳳的墓前,葉楓遠遠看見兩道人影,隱隱約約聽到有個蒼老的聲音在說:“現在你可明白了‘遇土將死’的含義?”接著就有人答道:“明白了。”雖然只有很輕的三個字,葉楓聽在耳朵之中,卻如同雷擊一般,急忙跑上前去。可是到了近前,卻哪裡有人?
葉楓四處尋找不得,卻發現關鳳的墓前,燃著三柱清香……
……(本卷結束) ……
異三後傳之權欲(本書不屬於異三)
第一卷 第一章
“師兄,我們在這裡等什麼?”少女清脆甜美的聲音迴響在秦舒的耳際,秦舒笑了笑,答道:“等一個我要救的人。”
少女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問道:“是什麼人,還需要師兄親自來救?”
“師尊之命,我豈敢違?”秦舒雖然在和少女說話,但目光卻是一眨不眨地望著遠處。少女見他心不在焉地和自己說話,心中微覺氣惱,輕哼了一聲,便嘟著小嘴不再說話。秦舒聽到她的輕哼,正打算轉頭安慰一下這個可愛的師妹,卻發現前面有了動靜,急忙低聲道:“來了,趕快藏好。”
秦舒的話音剛落,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山林間的寂靜,十餘騎騎士在山澗中馳騁,每一匹都是價值千金的上等良駒。這些騎士總共分成兩撥,第一撥只有一個年輕人,身著黃金鎖子甲,滿臉的血汙,已經分不清本來的面目。頭上的盔甲想必已經掉落,只剩下一頭亂髮,顯得十分地狼狽不堪。
後面一群共有十三騎,穿著玄鐵黑甲,頭戴黑鐵狼型頭盔,個個身手矯健,雖然是在急速奔行之中,都還能不時地向前面的青年武將射出利箭。
“是天